瑞森可公司董事长杨新明博士表示:“Rethink Robotics的Sawyer和Baxter智能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的需求正在逐步上升,因为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需要智能化程度高、灵活的自动化方案来推动制造转型升级。通过软件操作平台的不断升级,Sawyer和Baxter能不断成长并快速适应工厂环境变化,能像人类一样工作与自主学习,给工厂车间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Baxter和Sawyer是当今行业内最具成长性的机器人,这得益于其“超强大脑”——基于开源ROS平台上定制开发的高端Intera操作平台。随着多年的技术创新,Intera平台已经历经了数次更新。每一次更新升级都是Rethink机器人的一次成长,就像人类智力的开发与升级,从一个手把手示教学习的小学生,到逐渐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学生,甚至到能自主创新的大学生、研究生,Baxter和Sawyer正在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成长速度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进化。
在瑞森可公司的展台,Sawyer和Baxter智能协作
机器人展示了它们在电子制造业的优势,真实模拟了多种工况的自动化操作。加载力觉与视觉技术的Sawyer和Baxter,增强了机器人“触觉”与“视觉”,让它们在执行自动化任务时显得更加柔顺与智能。
凭借着Intera 软件平台的强大功能,Sawyer依托视觉识别技术,自动纠正来料偏差,将零件准确放置在装配点上,有效解决轻工业装配领域自动化升级进程中来料多、位置不定的行业难题。这种独特的重复操作能力在机器人行业独一无二,使得Sawyer可以执行高精度的任务,而不损坏相关配件与产品。 Sawyer可快速学习,轻松变换工位,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并降低部署成本。
Baxter 解决方案也已非常成熟,适合生产线上料、机器操控、包装和材料处理等多种任务。即使电子制造业的定制化需求日新月异,Baxter也能凭借其出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胜任多变的工作环境。
瑞森可公司副总裁梁祺先生表示:“目前比如3C电子、白色家电、仪器仪表、电器元件等轻工业制造企业对自动化要求都特别高,需要柔性生产与组装各式各样的电子零部件、配件及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Baxter和Sawyer这类型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可以精确地执行重要环节的任务,包括零部件和产品的组装、检测、扫码等。Rethink Robotics的智能协作机器人性能优越,适用于多样化的
应用,可以大幅提升生产力。”
在瑞森可展台,还有两位特殊的嘉宾。他们是来自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两位研究人员。据了解,此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类脑计算与认知团队和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专注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该团队在机器人视觉、机器人触觉感知、机器人抓取操作、机器人控制与学习、人机交互学习等技术上国内领先,国际知名。该团队曾携手Baxter机器人在IROS2016的“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比赛中夺冠。本次展会现场,清华大学为大家展示的是在Baxter上进行人机交互的创新研究成果。
据悉,Rethink Robotics的Baxter和Sawyer机器人不仅有工业版,还有专为机器人科研教育提供的教研版智能协作机器人。他们配备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应用于全球研究与教育领域。凭借开源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和SDK,Baxter和Sawyer机器人能帮助教育者和研究员在不同科研领域取得创新,覆盖机器学习、人机互动、机电学及抓取、机器视觉及制造技能等。
瑞森可公司董事长杨新明博士表示:“Baxter已经为全球开源科研机器人树立了标杆。凭借Rethink机器人,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一个高性能的平台,帮助他们扩展科研、工程教育及制造技能发展的新领域。”
Rethink Robotics开源社区成员正在扩展智能协作机器人在研究与教育领域的应用。全球27个国家的用户分享应用和开发代码,推动协作机器人的应用。
随着工业与教育界的合作越来越紧密,Baxter和Sawyer正为多所高校的研究员和教育者提供科研平台,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美国麻省理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澳洲悉尼科技大学、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等,研究领域涵盖从提高制造业效率的自动化系统研究,到机器人技术跨学科调查、改善病患看护的信号处理及医疗设备等。
“瑞森可公司始终致力于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国,服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机器人科研教育的发展。Baxter和Sawyer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无论是工业应用还是教研领域,都会给大家带来成长的惊喜与超凡的价值体验。”
瑞森可公司将于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Rethink智能协作机器人在工业与教研领域的出色应用。瑞森可公司展位设在A馆A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