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需求大增
中国工厂正在安装的机器人数量之多,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估算,去年发运至中国的机器人出货量跳增27%,至9万部,创出了单一国家记录,在全球数量中的占比近三分之一。该联合会预计,到2019年可能接近翻倍,至16万部。
“以年度销量衡量,中国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达到如此活跃的增长,是我们在任何其他市场都没有见过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Joe Gemma说。
咨询公司IDC最近在报告中提及,中国在机器人及相关服务上的消费额预计将在2021年触及740亿美元。这代表了亚太地区未来五年总支出的45.7%。
机器人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部分。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表示,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逐步替代流水线作业也可以帮助解决日益突出的适龄劳动力人口下滑的问题。
但自动化也可能带来一些弊端。美国媒体援引经济学家的观点表示,自动化可能提高生产率、增强出口竞争力,但也会加剧国内的收入不平等,还会威胁到消费,这有可能外溢到其他国家。“随着供给增加和消费受抑,自动化风险加剧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这令更加平衡的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希望受到威胁。”
工人工资持续上涨
令人惊叹的是,机器人的快速引入并未阻止中国的工人工资持续攀升。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拥有高中学历的国内制造业工人工资累计上涨了53%。
华尔街见闻提及,中国已不再是廉价劳动力的天堂。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工资水平出现了爆炸性上涨。欧睿国际(Euromonitor)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平均时薪过去十年间从1.2美元/时涨至3.6美元/时,高于除智利以外的任何拉美大国,已达较弱欧元区成员国水平的70%左右,正迅速赶上希腊和葡萄牙。
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结果显示,鉴于过去10年实际薪资增长了一倍以上,制造业者正采用自动化技术、投资研发、新添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珠三角地区的自动化浪潮尤为明显。据渣打银行调查,珠三角的工厂不断抱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太快,还存在雇不到工人的情况。在准备增加资本支出的珠三角制造商中,有68%的人表示,自动化是制造业应对薪资压力的良方。投资于自动化和机器人可以使产出效率迅速提高。这会推动产业升级和再投资,使经济更加强大。
尽管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但完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成本依然相对昂贵,并且很难调整。因此,除了在产量足够高的汽车和电子行业,中国大规模使用机器人的情况相对来说还很罕见。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像服装业这样顾客需求快速变化的行业,机器人要取代愿意为每天几美元而工作的熟练工人,要等到几十年之后。
而中国的制造业工资猛增,令工厂特别是跨国企业倍感压力。一些企业出于人力成本考虑,正将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比如斯里兰卡,越南,孟加拉国。还有一些企业则选择回流本国。根据日本对外贸易组织对3000家企业的年度调查,在那些近期已经或者计划将业务进行跨国跨迁移的企业中,有8.5%是从中国回归了日本。
华尔街见闻之前介绍过,商品生产不断地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向发达程度相对低的地方转移,这种动态变化被称为“雁型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