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长忙工作,忙应酬,忙各种琐事。各种压力“围剿”下不少父母无暇陪伴孩子,成了“缺席”的父母。一句网上盛传的顺口溜也从侧面反映了孩子无人陪伴的窘境———“爸爸下班就上网,妈妈整天逛商场,生下孩子姥姥养,姥爷买菜下厨房。”而这一父母的“缺席”,让不少企业看到了商机,陪伴机器人也应用而生。
据统计,在过去3年时间里,国内家庭陪伴式机器人这一细分品类实现了从无到有和爆发式增长。截止到2016年年底,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品牌已有10余个,在这些家庭陪伴式机器人创业公司当中,融资规模最高的达A轮1亿美元,最快融资进度到B+轮,更多的新兴创业项目则是停留在天使轮和pre-A甚至未获融资。
从权威机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在家庭这一垂直应用场景下,小范围的竞争格局已形成三个梯队。第一批是早期切入的创业明星,例如小鱼在家、狗尾草、ROOBO,金刚蚁, 第二批是巨擘入局,奇虎360发布了儿童陪伴机器人、新三板企业巴巴腾推出小腾机器人、安防巨头大华股份开发了乐橙育儿机器人、以及清华紫光股份旗下的爱乐优家庭亲子机器人。第三梯队则是像爱蹦、小墨、雷大白等等后知后觉的企业。
如今,2017年已然过去半年时间,陪伴机器人行业尚未出现新一轮融资,以上三个梯队的明星企业都可能面临着新一轮融资难度的加大,节奏推迟等问题。
当然,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陪伴机器人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自身发展。当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家庭陪伴类机器人,都是经过先期几个厂家摸石头过河之后,观望者进行模仿借鉴,而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同小异,区别只是UI界面的不同、部分无关紧要的功能差异化以及产品的叫法不同,本质上没有整体性的颠覆式体验和功能表现。这也就导致了同质化问题的出现,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创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陪伴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他们真的能像其父母朋友般一样“陪伴”我们吗?
有业内人士就指出,看似“高大上”的儿童陪伴机器人,距离真正的“陪伴”尚远,陪伴功能仅充当了故事机或者玩具的角色。
浙江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驰表示,儿童机器人最大的局限性不在结构和技术上,而在于情感的交互和内容生产以及机器人的自学能力上。就语音交互而言,目前的语音技术方案并不能在特定的对话场景中深入交谈,而机器人本身又不具备学习能力,导致机器人无法根据特定场景进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