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柠檬可以做电池吗?”“桑椹是绝缘体吗?”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问题点燃了惠州市惠城区三栋中心小学学生的思维火花。
在刚刚结束的第10届惠州市青少年
机器人竞赛中,该校机器人队在指导老师曾冕的带领下再获佳绩,荣获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曾冕获得“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称号。
近年来,以三栋中心小学为代表的惠州市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屡获各级嘉奖,科技创新的种子在乡间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现状?? 增强农村娃科技创新的信心
“农村学校的孩子学习科技,面临比城区孩子更大的困难,首先面对的是家长和孩子自身观念的束缚。”三栋中心小学教师曾冕坦言。
在一次计算机课上,曾冕看中了一名学生,认为他是编程的好苗子。曾冕鼓励他加入了校机器人队,利用课外时间备战各级机器人科技竞赛。“孩子自己很乐意,可是才来集训没两天。他的家长就跑过来跟我们说,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些‘不务正业’的活动,只想让孩子放学后好好回家做作业、学习。”曾冕极尽耐心地与该名家长沟通却无果。曾冕感觉很无奈。
更令曾冕不解的是,有老师在背后冷言冷语:“搞什么科技创新,参加什么机器人比赛,还不是为了出名!”
面对种种不理解甚至流言蜚语,曾冕只能默默地告诉自己:用成绩“说话”。2016年,曾冕带领学生参加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并一举夺冠,这是该校首次参加这种世界级竞赛,而且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绩,令原本不理解、不支持的人刮目相看。
此后,该校加大了对科技教育的支持力度,翻新、扩建了校内的科技工作室,增设一名科技专职教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科普作文、科普画创作。同时,科技辅导老师利用课外时间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此外,学校搭建比赛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重点支持,增强农村娃科技创新的信心。
破解?? 就地取材让科学变成学科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面临着家长质疑、师资不到位、设备匮乏等瓶颈。惠州各农村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如何破局?
河南岸中心小学副校长杨文峰介绍,河南岸中心小学同时管辖3个村教学点,他们一直在不断努力加强中心学校与所属村教学点之间的课堂观摩与交流学习;同时,在人财物的配置上,适当向村教学点倾斜,帮助村教学点建立科学室。他认为,不应当过分强调一个学校是否建有科学实验室,是否有“高大上”的科技教育教具。有时候,一块小木板、一支电路笔,甚至在田间地头培土浇水,都可以成为学生科技教育的素材。科技教育不应该拘泥于形式,更在于将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入教学。
曾冕说,从学校创立机器人队到获得一些成绩,这个过程中,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都十分支持,“没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我们校机器人队不可能走到今天。”
同时,曾冕特别感触的还在于学生自觉而努力的付出。她说,今年的比赛让她尤为感触,不少人只是看到了获奖后孩子们身上的光环,却不曾留意成绩单上沾着的泪水和汗水。每天,别的孩子放学玩耍吃饭,而备战机器人竞赛的孩子都在咬牙坚持,甚至偶尔她想早点下课,孩子们都不愿意。跟市区的孩子比,农村学校的孩子从来没参加过校外的培训班,完全是在学校一手一脚带出来练出来的真本事,“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他们会哭丧着脸来求助,到如今,在赛场上,他们能不慌不乱地独当一面,这些成长和感动,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曾冕表示,学生参加比赛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她认为,激发学生自身的科技热情是破解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所面临问题的关键。
“农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缺师资,这是现实的难题。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行动,让乡村孩子零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上洞小学校长赖敬东所提到的是,惠州学院的学子们与各乡村中小学开展的科普共建活动。
据悉,该科普共建活动于2016年6月启动,组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进中小学校课堂给青少年学生作科普讲座,宣传环保、安全、创新、健康等知识。仅2016年下半年,6支科普志愿宣讲队伍结对到6所小学,4支义教队安排给了乡村学校,开展为期一学年的每月一次科普讲座活动,讲座将达220场,参与的青少年学生人数1万多人次。
为摆脱师资瓶颈,惠州市教育局每年选派科技教师赴省内外参加培训、研修和比赛,修炼内功,开拓视野。同时,该市还邀请科技教育经验丰富的中科院老科学家赴部分中小学开展“科技培训进校园”活动,为教师们“充电”。
为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惠州市每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惠州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也发展迅速,迄今,已成功举办10届。
政策?? 9月起一年级要开科学课
今年2月,国家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从三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此外,还要突出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10余年的实践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课程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有待增强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按新标准,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由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内容融入其中。这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被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3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此外,新标准倡导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