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之年,实现工业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意义重大。
如何中国制造2025?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新常态,面临经济速度下滑的严峻考验,但同时又处于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布局、发展方式转变、科技信息引领的重大战略机遇。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逐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积极因素与困难压力并存
2015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压力加大,这其中,工业经济遇到的困难最多,压力最大。2016年,我国工业既存在许多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风险和挑战,估计困难可能比2015年还要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前景并不乐观。发达经济体面临高债务、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等重要羁绊,经济提速难度较大。新兴经济体在增速下行的同时,面临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的持续压力,经济弱势难改。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加剧全球通缩压力,TPP达成基本协议使得我国面临更高标准、更宽范围经贸规则的挑战,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不确定因素直接加大我国出口难度,并对人民币汇率和工业品价格带来持续影响。
从国内看,积极因素与困难压力并存。在积极方面,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潜力足、韧性好、回旋余地大。同时,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互联网+”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2016年工业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工业经济将总体上保持缓中趋稳运行态势。但我国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不断加大,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其中,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传统动力减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受其影响,地区、行业、企业走势分化可能继续加深,困难挑战增多。
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挑战
当前,我国传统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高耗能产业在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约束下增速减缓,纺织、轻工、电子等出口导向型行业竞争力不断弱化。与此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在经济下行期仍保持较高增长,对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逐渐增强。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发展既要面对旧问题的缠绕,又要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
一是我国当前投资增长仍然主要依赖政府,企业自主投资意愿不强,工业投资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较高的投资率和较低的投资效率的矛盾,一方面造成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带来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投资低效率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给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二是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前几年一批新项目产能陆续释放,行业间竞争激烈,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部分工业领域深陷通缩困境。三是工业生产的要素居高不下,工业出口竞争力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四是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滞后。由于我国产业集中度不高,研发投入分散,政府或企业的研发经费被众多小企业分散稀释,研发经费被浪费。五是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外贸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等原因,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以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综合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我国文化中欠缺工匠精神,成为我国工业走向精细化、高端化的文化障碍,在经济发展时期欠缺创新意识,在经济萧条时期欠缺创新能力。二是我国消费者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青睐,促使某些制造企业不断追求成本的降低,却在技术不完善条件下偷工减料。三是我国经济虽在理论上强调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在实体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期待中国工业新跨越
为确保2016年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和“十三五”良好开局,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了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耗降低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同时,特别强调在工业领域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狠抓供给质量和效率,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运行。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和钢铁企业搬迁改造、有色金属企业退城入园等重大工程,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绿色建材生产和
应用行动。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启动农业机械装备、船舶配套自主化、重大应急装备和产品等专项行动。
二是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制定实施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重点行业分业施策专项方案,支持困难行业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转型转产、扭亏增盈。抓紧制定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总体方案,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多措并举化解产能过剩,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试点。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指导和管理。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高端制造业。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1+X”体系,完善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调机制。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年内争取建成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集中解决30~50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布局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抓紧实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积极拓展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应用市场。
四是瞄准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
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五大关键装备创新应用。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深化“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指导编制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研制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和路线图。
五是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机制作用,全面梳理、评估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并向社会公开。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尽快投入运营,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开展“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开展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制定出台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
新的一年,中国将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增长动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中国工业经济也有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转变。这一天的到来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