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日本国际
机器人展览会(IREX)于2015年12月在日本东京盛大开展。一如既往,这次的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生产商和专业贸易人士。展会商机无限,根据野村综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在未来10-20年内,日本一半的工作都可以让
机器人来做。IREX展会自然就成为观察这一现状的最佳时机了。
镁光灯下,数位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着媒体的摄影机侃侃而谈,安德鲁教授提出了如何将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的问题。这时,一位跟随家长前来参展的小学生脱口而出:“这些机器人将来是要替代你们的,还傻呵呵的笑呢。”全场瞬时鸦雀无声,身为机器人2025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小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机器人真能抢记者饭碗吗?
不少国内外媒体纷纷“傍”上了机器人。数据抓取分析、写稿、编辑排版、核实纠错……机器人都能高效胜任。每当有新机器人“闯”入媒体,各家报道的标题都跟说好了似的,纷纷指向——机器人是否要来抢记者饭碗了?
凭什么?速度or精准的数据稿?
平均每季度写3000篇财报,这一点,美联社的机器人Wordsmith早在一年前就做到了。Wordsmith平台每周可写数百万篇文章。这样的效率记者当然望尘莫及。而要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机器人也更胜一筹。不过机器人文章枯燥乏味、模板痕迹重也是一大槽点。早在9月,腾讯财经的一篇关于8月份CPI的文章就在国内媒体圈炸开了锅。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评论称稿子是数据的堆砌。什么样的文章能吸引更高的关注度?这个忙机器人也能帮得上。《纽约时报》就有一个名叫Blossom的机器人,它会对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预测纽约时报在社交平台上发哪些内容用户会更“买账”。之后机器人会把建议反馈给编辑。据纽约时报内部统计的数据结果,经Blossom筛选自动推荐的文章,在Facebook上的点击量比普通文章高3.8倍。
此外,雅虎和美联社相当一部分的财经和体育报道均由机器人撰稿;《华盛顿邮报》在三年前就启用新闻核查机器人Truth Teller,专门核实新闻准确性;今年11月,新华社启用了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主攻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涉及数据盘点分析的报道;《卫报》也通过机器人进行社交网络分享热点和关注热度分析、内容筛选、编辑排版和印刷,最终生成“算法报纸”。尽管NPR和曾承诺不会因使用机器人而裁掉记者,美联社也称Wordsmith并未导致任何记者失业,不过,今年6月,默多克旗下的澳大利亚著名民意调查网站Newspoll就因机器人写作裁了100名员工。
虽说机器人稿件也越来越有“灵性”,但不少出自机器人之手的稿件仍需要记者和编辑的后期完善(譬如机器人2025微信公众号)。美联社也承诺重要公司(如:苹果、谷歌)的财报仍会采用人力写稿。若机器人来抢编辑记者饭碗,我们是否该反问:这饭碗真的这么好抢吗?
媒体人的真正价值在哪儿?
机器人从人手中“抢”的活儿越来越多,这或许算不上一件坏事,本质上来说,机器人的出现也促进了媒体行业效率的提升和分工的优化。美联社执行主编卢费雷拉也说过,自动化将解放记者,可以让他们从事更有深度的工作。记者不再沉溺于数据、简单常识,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追寻更有意义、更本真的事业。
2015年,或许机器人的不断智能化加剧了很多的恐慌。2016年,机器人带给我们的会是更大的恐慌还是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