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摁下开关,模拟海水的盐水被抽入机器中,20分钟后,柔软如棉絮的冰晶便伴着冰水从软管中汩汩流出,不一会儿,半人高的塑料桶里就充满了晶莹剔透的流体冰,这是记者在位于浦西的普陀海洋高科技园区内看到的船用流体冰制冰机。
船用流体冰制冰机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也有望让舟山海鲜保鲜更持久。这一研发项目由舟山欧森天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领军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王飞波主导。王飞波介绍,流体冰制冰机的制冰量远远大于传统的制冰机,传统制冷需一小时才能达到0℃以下,流体冰制冰机15分钟就能做到。
比起渔船传统的用冰模式,这一技术突破能给渔船带来更多便捷,大多数的渔船能轻而易举地携带这种设备上船,在海上灵活制冰。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外客户前来洽谈。
在舟山,为了让舟山海鲜走得更远,鲜度不断提高,于江涛博士也在思考着。他的公司利用先进的静电场发生装置“DENBA+”技术,对传统冷冻冷藏保鲜方式进行突破创新,使生鲜水产品的冷藏保鲜达到传统保鲜时间的2~3倍,同时还解决了冷冻食品鲜度和口感下降的问题。
在西峰水产公司生产厂房,一套长10余米、宽五六米的机器正挥动着搅拌铲。只见搅拌铲缓慢移动着,到达指定区域,受到感应器感应,便调整好方位,准确地插入装有150公斤鱿鱼的塑料箱内,对鱿鱼进行搅拌。几分钟后,搅拌铲慢慢上移,朝着下一个塑料箱方向移动,重复同样的工序。
西峰水产公司负责人介绍,水产品加工双幅式自动拌料机是由市“机器换人”“千人计划”专家组樊晖研发的,它改变了鱿鱼半成品搅拌处理单靠人工作业这一粗放模式,单条生产线可节省五名工人,企业一年可以节省人工成本25万元左右。
从2013年起,浙江全面实施“四换三名”工程。舟山在实施“四换三名”工程中,重点在“机器换人”工程上做文章,不断提升舟山企业装备水平,从以前的向“人”要红利逐渐转变为向“机器”要红利。
为此,市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办为舟山相关部门、相关单位提供了专家服务清单,并积极邀请更多的相关领域专家投身其中,接上地气,用自身所学为新区产业发展把脉,建言献策。
可以说,从去年开始,专家入企成了常态化。像西峰水产公司使用的水产品加工双幅式自动拌料机,就是市“机器换人”“千人计划”工程专家组樊晖等博士,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专门研发出来的。“这种专家入企,推动‘机器换人’的模式,已为舟山多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思路、想法和产品。”市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办负责人介绍。
不需要呼吸氧气,也不需要休息,能实时传回水底信息,可代替人工完成多种船舶相关水下作业……这是水下
机器人的神奇之处。
2011年,海归博士吕广强的大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在舟山注册成立。经过四年的研发实践,吕广强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大宗商品载重测量水下机器人系统”。
吕广强说,它是一款结构紧凑、便于操作、小巧易携带的测量工具。整套系统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了对船舶外侧刻度可读且自动识别,进而对船舶载重进行估计。“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节约了出海测试的费用,可节省1个人工成本。”
目前,大宗商品载重测量水下机器人系统正处于进一步测试阶段。大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与舟山相关部门一起合作进行海洋测试,进展顺利。
近段时间,舟山领军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陆效军创办的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新三板”正式准入批复,即将鸣锣挂牌上市。他带来的德国PKA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污水治理与节约水资源”的双成效,先后获得了12项国家专利,为舟山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更巧的是,在一次领军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的见面座谈会上,吕广强与陆效军擦出了火花。吕广强研发的水下机器人让陆效军眼前一亮,陆效军觉得双方可以进行合作,让水下机器人为其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提供服务,对湿地污水处理情况进行监测。
此外,舟山去年成立的科技创业领军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企业浙江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海缆及海底管线监测技术,为舟山海缆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浙江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军介绍,采用光纤传感技术能够进行全线程综合监控,实现海缆及管线的温度、应力、振动等参数的监测,实时保障海底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