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德国
工业4.0技术展示创新中心在苏州正式开业,博世力士乐为该中心提供了元件支持和调试。前不久,记者走进了德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按工业4.0理念改造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近距离感受博世工业4.0。
博世苏州工厂的人机“对话”
据了解,目前博世已在全球超过100家工厂推广实践工业4.0,苏州汽车电子工厂便是试点之一。
在按照工业4.0的标准对工厂内传统的工作车间进行改造后,以苏州工厂表面贴装生产线所使用的原材料自动供给系统为例,这种自动化的物料运输系统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15%~20%。
另一个改造项目则是射频识别技术
应用。每个设备都配置了一个辨识身份的标签,盘点固定资产时,工作人员只需要下载相应的资产信息表到手持终端,并推动装有射频识别天线的工具车绕着车间走一圈,车间内的资产信息即可直接更新进系统,同时也会自动生成盘点报告。整个盘点工作只需要4个小时即可完成,而原先的人工核查模式则需要440个工时。
车间内的人机“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当某一台设备出现异常,技术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进行检修时,加载射频识别技术的机器能判断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资格,不够格就无法解锁操作界面,避免误操作。如果碰到疑难问题,技术人员还能通过智能眼镜,实时传送“病灶”画面,邀请工程师远程异地“把脉”。
在智能化生产中,人们非常担心
机器人会因失控而伤害到工人,而博世的APAS生产辅助系统则可以克服这一问题。在展示现场,记者的身体一旦接近机械臂,安装有非接触式皮肤传感器的机械臂就会自动停止工作,当人离开到安全距离后,机械臂再继续工作,无需重新启动程序。此外,用户无需安装额外的外挂视觉系统,精巧的视觉系统集成在机械臂下端,不仅节省空间,而且能帮助机械臂更加灵活地抓取定位不精准的物件。
据悉,博世力士乐作为秦川机床的首个工业4.0生产线战略合作伙伴,为秦川机床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生产线项目提供了项目咨询和供应解决方案。
“中国制造2025”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参观结束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德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的沈斌教授表示,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两国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基础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称自己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很乐观。据沈斌介绍,过去近30年来,自己一直在搞企业的技术和信息化,以前做项目时总是科研单位要追着企业,现在智能制造试点出来了,企业反过来主动找到了学校。“德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让懂的人对工业4.0感兴趣,不懂的人现在也很感兴趣。可以说99%的人不知道工业4.0是什么,但是100%的人都在谈工业4.0,现在去企业,都要求我们帮助搞工业4.0,给企业提供方案,所以我很乐观。”他说。
二是有担忧。沈斌认为,企业不能为了追求智能化、智能制造,而把基础丢了。企业要考虑,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不一样,人家是在3.0上再升级。中国企业现在是2.0要补课,3.0要普及,4.0要示范,有的企业甚至还要做1.0。他语气严肃地说:“我担心很多企业为了赶时髦,盲目追赶4.0,投了很多的设备、软件和人力,最后却没有什么效益,所以我很担忧。”
三是要自信。沈斌说,虽然中国和德国的技术差了几十年,但是中国人要自信,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并不低,只不过我们的创新能力没有用到工业上。“如果我们的创新能力用到工业上,我想我们可以开道超车,开辟新的道路超过去。我们一步步跟随人家,可能要50年才可以跟上德国现在的水平,因此要通过自主创新迎头赶上。”他说。
工业4.0不可能一蹴而就,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博世汽车电子中国区总裁贺柏睿博士深有同感。他说:“工业4.0,通常大家会把它形容成一场工业革命。但实际上对我们来说,这更像一个进化,一步步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显然,作为工业4.0最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博世并不赞同将工业4.0演变成大刀阔斧的革命性运动,认为它应当是渐变式的变革。
工业4.0中德企业可以互补
德国的博世和西门子都是工业4.0解决方案的倡导者,而国家工信部也对不同行业推出了46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那么,未来如何看待跨国公司与中国示范单位的关系呢?
对于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疑问,沈斌表示,这40多个示范单位,本身在行业里已经很领先了,通过工业4.0或者是“中国制造2025”这一契机,可以让他们做得更好,给其他企业做个样板。但他坦率地说:“如果要示范单位带动其他的企业,我想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认为示范单位担当不了。比如示范项目即使搞好了,但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技术和标准呢?这些示范企业作为示范是没问题的,但这不是靠一个示范项目就可以解决的。”他话锋一转道:“博世、西门子等跨国公司,未来肯定是工业4.0的领跑者。他们有强大的实力和领先的概念,我希望中国出现这样的企业,但是目前为止,中国跨国知名品牌少得可怜。我希望在10年、20年后可以涌现出来。”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张延川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智能制造是今后工业发展的形态,从国家工信部的角度来看,搞这些示范项目是想做一些样板、典范,让中国很多企业看到后去效仿。示范的目的,并不是让这些示范企业去提供解决方案。这些示范企业大部分是在某个工业领域中做成品、做整机的企业,只是在工业的某个环节做一个示范,有的在设计环节、有的在制造环节,有的在服务环节。这并不意味着示范企业要去制造示范的设备。事实上,企业都在做整合集成,可能用到博世或者西门子的设备,只是对原有企业生产线的智能生产方面做改造,并不是试点完了之后,示范企业可以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要示范展现一个解决方案的最佳案例。比如海尔的互联工厂,用了大量的博世和西门子的产品,只是一个互联工厂的示范。”
张延川强调,从“中国制造2025”的角度来讲,国家希望有国内企业将来能和博世、西门子一样并驾齐驱。智能生产线的核心精密机床、数控机床,包括核心的零部件,如博世生产的物联网产品、机器人、控制系统,等等,许多中国企业还生产不了,是全球采购的。例如工业系统里面最基础的控制芯片,中国企业只能生产一些最低端的产品,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不到5%。我们希望中国企业今后在这些领域可以提升。
当然,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具备和德国工业互补的条件。张延川说,德国生产的很多产品,见不到终端客户,而是给中国的企业提供零部件,中国企业生产整机再卖到全球。德国工业界也担忧,将来自己生产的东西见不到客户。因为互联网有一个规则:“客户为王、渠道为王”。德国工业界也希望可以和中国的工业企业更好结合。因此中德的合作,在全球工业发展当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