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等挑战,未来10年,我省必须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和领域,努力实现安徽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三重任务”,走出一条安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经过10年努力,力争实现我省制造业又大又强的战略目标,推进制造业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制造业整体素质5方面大幅提高。省政府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通知,提升制造业水平全省再聚一力,努力将安徽建设成为制造强省。
制造强省蓝图
按照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省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强省地位初步建立。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掌握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质量效益俱佳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迈入制造业强省行列。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左右。制造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一批国内竞争力较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产业基地。
主攻智能制造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是重点领域,《通知》指出,期间我省将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推进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过程智能化。引导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网络制造转变,组织模式向专业化、小型化转变,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推进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此外,提高智能装备
应用水平。加快重点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搭建
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产需对接平台,组织实施
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 应用专项,在机械、钢铁、石化等领域选择重点企业实施工业
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鼓励企业加强智能成套装备的整机集成设计、技术攻关与市场开拓,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名牌名品名家
扶持安徽制造业名品名牌建设,做强现有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创新品牌,全面提升安徽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名品、名牌、名家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工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
到2020年,培育省质量奖企业200家以上,省政府质量奖18个,培育安徽工业精品500项,安徽省著名商标1200件、驰名商标50件,安徽名牌1500个。到2025年,我省重点产品质量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培育省质量奖企业400家以上,省政府质量奖30个,培育安徽工业精品1000项,安徽省著名商标2500件、驰名商标100件,安徽名牌2200个。
强基强企强区
工业强基重点是强化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能力建设。工业强企重点是加快培育领军企业,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示范和优秀企业工程。做强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工业强区重点是支持现有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加快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园区集聚。加快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以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为重点的县域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