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irobot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机器人ABB机器人产业联盟发那科库卡码垛机器人机械手

专访邬贺铨院士: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

日期:2015-12-1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zrp 评论:0
标签: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对苏南地区近50家制造业代表企业的调研显示,苏南制造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纵观全国,“大而不强”成为中国制造业成长的烦恼。中国该如何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副组长邬贺铨。
  《中国经济周刊》:在全球市场、技术、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
  邬贺铨: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只有通过智能制造,才能带动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无论是德国提出的 工业4.0,还是美国倡导的工业互联网,都是对其产业基础设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整体测试及考验。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基础较弱。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中国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
  “互联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实体企业才是主体,核心还是把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提升到中高端。实体企业发展起来了,跟互联网的结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所以这一点上,必须分清主体。
  中国的企业差别很大,有些企业实现了工业3.0 ,更多的企业可能还在工业2.0。而且,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和装备上,更多表现在标准、流程、检测、售后等环节上。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还是要补工业3.0的差距。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
  邬贺铨:智能化的制造业不应该仅根据固定的程序来执行生产过程,而是应该根据生产过程中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被加工工件的实际状况,实时修正程序,并调整生产工艺。这就是智能化的制造。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工厂还没有完成数控化过程,即便过渡到智能化,单机的智能化也不能代表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
  智能工业需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是一次跨界的融合,跨界是困难之一。不过,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克服的困难,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体制问题。信息化过程是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它降低了人的决策作用。过去很多事都要靠人来进行决策,信息化之后,数据透明化,人的作用就下降了,原本依靠信息不对称而进行的管理在信息化面前将受到巨大挑战。所以,工业智能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还面临许多体制上的障碍,这些障碍还需要在磨合当中逐渐解决。
  “工业4.0”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在消费领域,中国已经赶上了美国,但是在产业互联网方面,中国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周刊》:在制造产业大军中,中小企业可以说是整个产业的肌理,在国外高端制造业回流、低端制造业崛起和国内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它们又该如何完成制造产业的升级?
  邬贺铨: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推动“互联网+”,有些领域单靠企业是做不到的,并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能推动的,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支持。政府要发现并解决那些关键的基础性的问题。
  很多小企业不可能自己去购买成套的信息化设备、先进的软件、先进制造装备,但是政府可以扶持一些第三方公司建立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采取低价补贴的方式提供给一些中小微企业使用,这属于竞争前的技术,因此政府支持是可以的。
  现阶段要靠互联网和创新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政府发挥作用外,中小企业要在万众创新的环境中找到创意,找到新的方式来发展。
更多> 相关开云电子链接
0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开云电子链接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