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和资产“痛”
说到浙江制造业困境,前几年被广为引用的一个词汇是“三荒两高”,既用工荒、钱荒(融资难)、电荒、高税费、高成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两高”继续困扰企业发展之外,近年来浙江制造业“电荒”现象基本不复存在,“用工荒”也有所缓解,而融资难现象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企业投融资意愿总体不足,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并存。”这是浙江省统计局对2014年该省经济的一个判断。据统计,2014年末金融机构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为20144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全年新增贷款为-348.5亿元,同比少增1205.4亿元。
2015年以来,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的现象依然持续,上半年浙江省民间投资增速为9%,大大落后于21.1%的国有投资增速。从全省工业部门的投资情况看,上半年浙江制造业投资在上年累计增速较低的基础上仍然低速增长,增幅仅为4.8%。在31个制造业行业中,有11个行业增速下降。
“有些企业本来经营状况还可以,但是由于受到担保链影响或者银行对一些行业压缩贷款规模,甚至可能被‘误杀’。”杭州市经信委副主任徐土松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在杭州采访时了解到一家原本年销售额4亿多元、年上交税收1000多万元的服装企业,上半年银行突然对其收紧贷款,上游供货商听到风声之后纷纷催要货款,5000万元应付款被收走了3000多万元。为了应付突然出现的巨大资金缺口,该企业通过民间渠道四处融资,开始借来的资金利息为每月4至5分(年利率48%-60%),目前已经不得不介入月息1毛(年利率120%)的高利贷。一位了解该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照这样下去,这个企业撑不过10月份。”
浙江安奇迪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邱理初表示,投入了固定资产就没有流动资金的情况在中小企业比较普遍。他举例,自己公司新购入了30多亩工业用地,土地款花去约2000万元,建筑安装成本约4000万元,内部设备安装约1000万元,一个项目下来意味着7000万元资金被固化了,如果银行不支持,企业的资金周转很可能就会变得困难。
喜忧参半的企业“升级运动”
2012年9月,浙江省正式启动“个转企”工作,推动和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利用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重新登记为有限公司(含一人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各类企业。
2013年9月,浙江省出台《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意见》,鼓励、引导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至2000万元规模的小微企业“升规”。
根据计划,浙江省要求到2015年底实现“个转企”8万家、“小升规”1万家,同时实现限额以下企业升级为限额以上企业5000家。
对此,原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现任省政府参事室参事何荣飞表示,“个转企”、“小升规”有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和规模以下企业在内部治理、经营管理、品牌建设、投资规模等诸多方面的“先天不足”,也有利于浙江走出长期以来困扰制造业的“低、小、散、乱”局面。
但是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学界和企业界人士也表示了另一种担忧:“‘个转企’和‘小升规’固然有利于企业自身规范化,也便于政府管理,但客观上也削弱了浙江曾经引以为傲的‘藏富于民’优势。”
记者了解到,“块状经济+专业市场”曾经是浙江制造业快速崛起并且快速实现民富的两大“法宝”。在发展初期,很多地方政府确实采取了放手发展,“多予少取”的策略,一些企业年产值早已超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标准,但其“身份”依然是个体工商户。政府对此也心知肚明,譬如2010年记者采访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时,陈说道:“其实有很多企业并没有‘浮出水面’。”
一个有趣的现象则是,包括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内,曾经出现过“浙江GDP是否被低估”的疑惑。但是近年来这种“放水养鱼”的宽容度正在逐渐消失。2012年浙江一些地方出现了税务部门查电表(即根据企业用电量)收税的现象,媒体也出现了个别税务部门收取“过头税”的报道。不久前,本报记者还接到杭州某区企业家赵先生的电话,称最近当地税务局跟他“协商”,由于税收任务完不成要他“帮点忙”,他拒绝之后税务部门马上派人上门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