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irobot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机器人ABB机器人产业联盟发那科库卡码垛机器人机械手

如何精准构筑柔性化智能装备生产线

日期:2015-09-23 来源:企业供稿 作者:OCY 评论:0
标签:
探寻“互联网+”下的新工业革命之路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在京举行,瑞松科技刘尔彬做主题演讲
图:瑞松科技执行副总裁刘尔彬做“如何精准构筑柔性化智能生产线”的主题演讲
  在全球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该如何真正发挥“全球工厂”的优势,转型走向价值链的高端,成为十分急迫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信息化研究院、《中国工业评论》杂志社和华制智能筹备于2015年9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办以“‘互联网+’下的新工业革命”为主题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宋显珠致欢迎辞,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王建伟、德国弗劳恩霍夫IFAM协会负责人Christian Ruther、 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尔彬等出席并作主题演讲。
  图: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宋显珠

  图: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图: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 王鹏

  图: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 王建伟
  德国弗劳恩霍夫IFAM协会负责人Christian Ruther分享了德国工业4.0在生产工序创新方面的经验,结合案例介绍了工业4.0的概念、益处和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图:德国弗劳恩霍夫IFAM协会 Christian Ruther
  瑞松科技执行副总裁刘尔彬先生结合案例,做了主题为“如何精准构筑柔性化智能生产线”的演讲,分享了精准构筑柔性化智能生产线的经验,包括:
  自适应生产流程与协同 机器人工作系统;
  车身信息数字化读取,无极柔性切换,达到柔性化生产与自动化生产相结合;
  低飞溅焊接技术,焊接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反馈、优化;实现整个电梯层门板在折弯后取件、定位、点焊、码垛、出料工序的完全自动化;
  自适应调节参数,信息化、网络化控制跟踪的智能焊接技术;
  融入智能识别与控制技术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线;
  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等内容。
  图:瑞松科技执行副总裁刘尔彬做“如何精准构筑柔性化智能生产线”的主题演讲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德国STAUFEN、德国SAP、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中兴通讯、瑞松科技、沈阳 新松等单位的代表近500人出席了大会。
 【相关资料】

  瑞松科技执行副总裁刘尔彬先生的主题演讲PPT(部分)















































  【相关背景】
  纵观全球,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新一轮全球经济变革拉开序幕。产业转型与升级已经成为各国努力的目标,德国提出“工业4.0”国家战略,以巩固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美国提出“再工业化”,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计划有序推进;日本等国家也出台相关智能制造振兴计划,积极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
  回望国内,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2010年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已经成为经济增长面临的重大挑战。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李克强总理签批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版“工业4.0”,为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开出良方。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时下,“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部署,《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推进,以及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变化,都为中国工业经济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未来,中国工业经济要立足中国国情,夯实技术基础,改造思维模式,力促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打造制造强国梦。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邀请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中德工业4.0产业界、学术界重量级嘉宾亲临现场,深度解析德国“工业4.0”的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权威解读《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探寻中国制造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更多> 相关开云电子链接
0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开云电子链接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