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清洁机器人已经全民化,现在更多服务机器人还停留在研发和样机阶段,技术和提供的服务尚落后于消费者的期望。而教研机构和企业对真实的市场需求和定位,也还不是很明确。服务机器人还没进入产品竞争阶段。”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段星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元年已至
业内将阿里投资机器人视为战略布局,认为其以此为开端将进军人工
智能机器人产业。而马云在公开场合也表示,机器人产业有望在医疗、公共服务、研究和智能家居等方面成为催化科技突破的关键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顿向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马云、富士康和日本软银之间的合作互补性非常强。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能力及大数据是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富士康具备制造业龙头实力,而日本软银的pepper机器人初期以日本作为目标市场,因为该地区老龄化特征决定了产品的需求性更强。从各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场国际化的强强联合。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服务机器人的“国家化”基因提出了质疑,“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终将超乎人类的想象,也因此这将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问题。我认为国家不会允许国外机器人大规模进入国内家庭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马云投资机器人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另一层原因也是业内认为这是互联网巨头涉足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明显信号。此前,《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已经逐渐将服务机器人行业烘热。此前两年经历了
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的走热,今年则将是民用及商用的服务机器人真正走向市场的元年。
“服务机器人现在是投资的热点。过去几年已经从实验室走入了小众级和规模级销售。尽管还不成熟,但目前国内也有了专门的产业配套资源。”刘雪楠在服务机器人行业已经做了八年。2006年他创办了康力优蓝,该公司目前由康力电梯和紫光股份两个上市公司共同投资,专攻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且拥有针对儿童教育细分的产品“小优”机器人,以及将在今年11月发布的一款1.28米高的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可划分为动作型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动脑型机器人两种,而刘雪楠认为,动作型机器人不会是短期内的重点,一方面因为加载了复杂的动作,稳定性降低而成本上升,难以带来足够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动作型机器人对人类具有伤害力,可能存在负面影响。相比之下小优等动脑机器人会成为主流。
而关于服务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人智科技创始人夏志敏告诉记者,具体就在于对集成和整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随着软件、网络环境、大数据、智能传感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和融合,集成变得相对容易,也大大降低了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化成本。”他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普遍不完美,有些停留于实验室无法商用,而人智科技的模式是走集成路线,做服务机器人的整车厂,通过定制化、模块化开发和生产,推动产业的
应用。
风口来了
面对“2015服务机器人元年”的风口说,北京森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小森将信将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原来2008年奥运会前后,以及2010年都有两次‘伪风口’,都没刮起来。”
他创立的森汉科技专注于开云入口网页版 及配套设备的解决方案、研发及生产制造,已经在行业内做了十几年,形成了较稳定的销量和自己的小生态圈,主要服务对象为教学及科研机构。用他的话来说,“现在及未来,撑不死也饿不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服务机器人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远未到争抢市场份额的时期,或许因此,对于陈小森来说,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的入场,至少在目前是件好事。“其实对我们影响不大。另一方面,现在(服务)机器人行业已经有泡沫产生了。有些创业者在技术不完备、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就寻找投融资,炒作出伪市场,这对行业并不好。而阿里这样的大团队的加入,会加剧对机器人行业内企业的甄别和洗牌,没有基础的企业可能会在3~6个月就走向消亡。”
据一位业内人士预测,无论是否迎来了风口,至少在今年内服务机器人还不会有销量的显著变化。“可能一些传统行业会借助机器人的概念进行宣传并布局。比如有的传统吸尘器厂家宣称开始做吸尘器机器人。这会带动一定的销量。但是这种需求在一年半载的徒增后就会回稳到传统企业的增长函数,不会给机器人行业带来太大冲击。”他告诉记者。
毫无疑问,服务机器人是未来的市场趋势所在,不过现阶段是否具有真实的市场需求,企业又是否知晓,则有待考量。
“其实很多企业都知道需求在哪,就是技术和成本控制上暂时做不到。”陈小森告诉记者,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存在三个方面的核心技术,分别是环境甄别与导航、与人类交互技术、以及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实现自主过渡的技术。而目前市场上的企业在以上三方面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与人交互上,无法实现沟通以及最基本的相互手把手传递功能。据他总结,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机器人产品,多是锁定在一个小范围环境内,进行单一、不与人交互也不与机器人之间进行协作的,独立运行的小机械体。
当下市场推广最成熟的就是清洁类机器人,如
扫地机器人。不过也有声音认为,该品类目前更多是概念性产品,应用上能提供的帮助有限。“它只能承担人类10%~15%的地面清洁量。而且也不能自主地下楼倒垃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目前服务机器人在投入市场过程中面对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应用场景不够丰富。而应用场景的积累和完善,则需要依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能力和雄厚的大数据支撑构建起来。“对于服务机器人,大家看重的不是机器,而是‘人’的那部分学习、决策、执行能力。而这些学习能力都来源于大数据。”段星光表示。
此外,机器人的研发需要较长的周期,充足的资金是必备的保障。而以上几个要素正好是BAT这类互联网巨头所把控的优势资源。这也预示了,日后机器人设计与制造企业及平台,势必将与互联网企业展开优势互补的合作。目前,森汉科技已经与百度及腾讯开展了技术层面的合作,据透露下一步获将深入资本层面的合作。而在合作中,森汉负责载体设计及制造,而互联网企业则长于大脑、交互、通信等软件层面的技术。而康力优兰也在同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洽谈。
尽管现阶段这些在技术上先行一步,但机器人企业并不担心被新入场的互联网巨头颠覆,但牵手巨头无疑能更上一个台阶,设置一下今后的竞争门槛。
进军家庭物联网
在智能家居和家庭物联网概念面前,机器人企业是一批野心勃勃的颠覆者,他们迫不及待要取代的是“正当红”的智能手机。
尽管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但各路互联网企业仍不停涌入,以自己操作或者投资入股的方式开辟手机产品生产线。如今年以来宣布进军手机业务的格力及360,皆是如此。而他们瞄准的手机背后的机遇,就是其可作为智能家居生态圈中的核心入口。
但是,目前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态圈尚未发展成形,行业内就出现了另一种观点:或许机器人比智能手机更加适合成为家庭物联网的核心。段星光认为,目前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端口的智能家居生态圈存在几个问题。一方面手机上超级APP对各种电器的联通和控制能力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很多家电家居产品受到基础硬件的限制,还不能达到智能家居的要求。而灵活的机器人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能够作为中转平台和服务人员,有效降低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因此有望成为家庭物联网的核心端口。
“机器人可以人性化交互、移动式控制,还可以组件化成长,加载多种功能的组件。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机器人一定是未来家庭物联网的核心控制中枢。”刘雪楠同时指出,机器人的颠覆是物种级的,人能做的机器人都可以,但是手机则不一定行。据他预测,在十年内服务机器人的使用量将达到如今iPhone的规模,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新的智能家居核心端口。“未来手机和服务机器人会是一种配合关系。手机在可移动、便携式的场景中使用,机器人在相对固定的交互场所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