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两江新区快速发展,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从最初的54家,增加到了现在的129家,GDP增长到了2014年的1860.68亿元,是成立之前的2.33倍,GDP年均增速达19.41%,比全国、全市分别高出10.88、5.37个百分点。
两江新区五年来的开发开放道路是如何走的?下一步又有什么新的计划?
两江新区成立五周年前夕,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接受了重庆晨报记者的专访。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
新引擎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亮点
重庆晨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两江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汤宗伟:第一个是产业升级,出现了多极发展的良好格局,尤其是三产比例变化很大。
在产业结构中,发展得最快的是金融,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了10%。批发零售的新兴业态的增量上比较大,物流增长得也比较快。
第二是传统的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多点支撑,为新区下一步发展构成了可持续的动力。目前,我们的发力主要还是在传统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上。在新兴产业上,比如液晶面板,原来是一片空白,京东方投资了328亿,同时带了10多个配套企业进来了。
通用航空、
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在两江新区也是从无到有,而且发展的势头很猛。
第三是产业内部的结构更加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内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生态链,使配套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协同创新的能力也大为增强。
新动力 新区成重庆服务全球市场核心
重庆晨报:内陆地区相对沿海,有一些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一些短处,如何扬长补短?
汤宗伟:在优势上,重庆的水、电、气、人工等相对要素成本比较低,综合性政策的扶持力度比较大。
但短处也比较明显,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高端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聚集度不够,创新氛围和沿海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围绕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短板,我们一手抓开发,一手抓开放,通过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的开放探索,形成了寸滩港、空港“港口、口岸、保税”三合一的一类口岸高地功能,并与团结村的铁路口岸,共同成为重庆服务全球市场核心口岸体系。
目前,两江新区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平台、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两江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大致采取了这样两个方面的措施:深度研判,找准我们承接的重点;在承接什么产业上,两江新区绝不能够再去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我们接的都是新建的,属于重庆优势和主导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创新招商模式上做加法,实际上也就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新兴产业面临资金、技术、市场三大门槛,我们就缺什么补什么。
比如“整机+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模式非常奏效,更多地体现在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板块上,从福特到现代,现代这次到重庆,来的不是一个整车,而是一个庞大的集群;“资本+产业”股权吸引式,比较成功的是京东方,主要是通过以股权资金进入,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
还有就是“订单+制造”市场吸引式的招商,以及“金融+市场”市场开拓扶持的方式。
新计划 争取自贸区建四个国际产业园
重庆晨报:两江新区下一步计划是怎样的?如何构建更多的体系,适应企业对市场的需求。
汤宗伟:正如你所说,我们接下来有几方面的计划。
一个是构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的通道体系,在大通道上做文章,发展江海联运、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陆空联运。
在功能平台建设上,争取两江新区成为国家首批内陆自贸区,同时加大中韩产业园建设、中日产业园建设,争取中新产业园、中欧产业园也能够落地,搭建更多的承接平台。
同时,我们还将探索建立区域联动发展机制,比如沪渝两地,长江经济带周边,也包括和东欧、欧盟等国家的机制。
我们很想做一件事,就是中东欧国家的地方领导人会议,争取能在两江新区做个永久的地址。这个机制建立起来后,有利于承接产业的转移。
新重点 金融医院学校将成外资吸引力
重庆晨报:在下一轮开放中,新区有哪些具体的工作要做?
汤宗伟:“三个重要和一个试验田”将成为新区下一轮开放的目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打造内陆重要的增长极、成为西部内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以及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的试验田。
具体举措是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建立国际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建立国际制造基地,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加快发展保税贸易,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探索“一带一路”沿线的金融国际合作;还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投资的便利化。
更重要的工作是做三件事:金融、医院、学校将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工业、地产、物流我们也不会放弃。
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签署,我们将借助这个政策推动中韩产业园的升级。同时借助现代汽车的进驻以及带来的二三十家配套企业,我们正在策划建设一座韩国城,为现代汽车所在地进行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