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旨在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战略的实施对当前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经历大约150年,我国于2010年重回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的位置,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已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大约占世界制造业20%的份额,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我们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作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其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图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据悉,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落实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合力推动制造业强国的建设,其中包括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将制定“1+X”的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
瞄准中国制造关键短板
《瞭望》:《中国制造2025》是在对我国制造业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编制的。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何在?优势何在?
苗圩:首先讲我国的优势。第一,我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还有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第二,我国有一大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第三,我国有一个发展制造业的长期方针和战略。第四,我国拥有一大批人力资源,特别是新时期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素质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队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我国制造业中,这是我们的四大优势。
当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有短板。按照问题导向,首先,技术上还缺少持之以恒地对创新的投入和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第二,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制造还没完全意味着是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产品质量;第三,结构还不够优化。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企业,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虽然我国有大量的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但是缺少跨国公司的领军型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第四,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烈。既需要节能减排,又要实现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第五,我国仍需源源不断的新劳动力红利来补充我们的发展。前三十多年,我国基本上是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今新一轮的发展需要的是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以具有知识、技能的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国制造业的短板和优势所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五条基本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为本,就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新一轮发展就是按照这五个方针来逐渐展开,以解决这些短板。
《瞭望》:谈及我国制造业的短板,大家经常会提到我国缺少芯片。如何弥补中国制造在这方面的缺陷?对核心技术和芯片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哪些政策规划?
苗圩:芯片主要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核心。我国去年仅进口芯片的外汇就超过了2100亿美元,成为单一产品进口最大的用汇领域,甚至超过整个石油进口所使用的外汇。
尤其是高端集成电路,这是我国发展所急需的,而这又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出口限制。高端芯片的短缺,成为我国整个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根据这一情况,去年国务院制订出台了一个关于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纲要。文件出台后,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其中,比较受到关注的,就是设立了一个总额超过1200亿的产业投资基金,并成立独立运作的公司来管理,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去运作,来解决集成电路的融资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核心技术是我国缺少而又对我国整个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比如,高端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等,这些技术我们目前尚未全部掌握。因此,要通过《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组织实施,促使一些行业的共性技术取得明显的突破,来引领和带动整个新一轮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十大领域寻求率先突破
《瞭望》:《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国家制造业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围绕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规划作出了哪些部署?
苗圩:可以大体概括为“一二三四五(002195,股吧)五 十”的总体结构。
所谓“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所谓“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所谓“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所谓“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所谓“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最后就是将十个领域作为重点的领域,在技术上、在产业化上寻求突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
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这就是整个《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瞭望》:如果再具体一点的话,在我们现在提出的这些领域,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推进。这里面你觉得哪些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率先取得突破?
苗圩:这十大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新的突破点,或者叫新的增长点,都在孕育和培养当中。举例来说,我国的北斗系统的发展和
应用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将会迅速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现在的精度、覆盖范围大概已可以达到美国GPS系统的水平,并且对民用开放领域的差距逐渐在缩小,这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紧跟制造强国全球共识
《瞭望》:此前,业界一直在讨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各国对制造业的“刮目相看”?
苗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世界各国纷纷提出重返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实行新的工业化发展计划等等,尽管叫法不一,但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世界各国通过正反面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如果放弃,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就非常巨大,如果一直坚持,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相对就小。
《瞭望》:正如你刚才所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本国制造业发展。例如,德国提出“
工业4.0”。如果说做一个对比,《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有什么异同?
苗圩:我们仔细分析了德国提出来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从大方向上讲,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所谓相同的地方,就是更多地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进行结合,或者讲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结合,带动整个新一轮制造业发展。发展最大的动力还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或者用德国人的讲法,叫CPS系统,即信息物理系统。
所谓不同的地方在于,两国工业发展的阶段不同。从德国来说,他们现在基本上实现了3.0,不同的企业可能走在3.2、3.5,现在总体正在从3.0向4.0发展,也就是生产自动化向网络信息化方面迈进。我们跟德国方面进行过交流,他们认为德国也需要八到十年的时间,来达到德国“工业4.0”的整体目标。
就中国工业现状讲,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甚至有的企业还要补2.0到3.0这一课,就是从电气化到自动化这一课,也要适应整个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不同的企业,针对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要加速发展。
当然,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是一个最大最好的机遇,这将成为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最大的催化剂,最大的一个引擎。
“互联网+”助力中国智造
《瞭望》:你刚才提到今年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互联网+”。中国制造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点在哪? 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苗圩: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互联网+社会”就变成社会信息化,“互联网+环保”就可以绿色化发展。但是我认为最具备条件的还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这将成为“互联网+”最先突破的领域。
事实上,我国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研发等方面应用互联网。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并且,在此方面我国仍然大有可为。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所谓智能制造就是要研发出一批智能化的产品。比如说现有的
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只是程序控制的装备,没有智能化。比如说有一个人如果误操作了,很可能被机器人伤到。如果将来在机器人身上实现人工智能,那么它发现附近安全距离内有人的话就不会去操作,这就是智能化产品的标志。
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或者说信息化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的优化,各个环节被监控,可以大大降低不良产品率,顺应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大提高效率和效益。
还需注意的是,我们还要在企业层面建立起工业互联网或者叫物联网。任何人之间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信息的无缝衔接,实时的交流和共享。将来可以在四个维度,即物和物、物和人、人和物、人和人之间做到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其中,实现全无人驾驶,使车和车之间、车和路之间、车和人之间信息要大量地交流,要通过信息的运算、大数据的分析,指导车辆该怎么样去行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当然,搭建整个物联网的基础,还需解决现在带宽不够、速度不快、资费过高等问题。
此外,网络安全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一个开放环境下,在一个大数据不断交流共享的过程中,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进而如何保证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安全,这都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领域和问题。
《瞭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会否对传统制造业的模式带来一个颠覆性、革命性的改变?
苗圩:我们和世界同行的交流过程中的共同看法是“一定会”。
比如说现在已经开始的众创、众包、众筹,这些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开始逐渐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现在拍
电影,要想筹集一笔钱,你可以在网上发一个消息,我这个电影的剧本是什么,我的创意是什么,我大概要投入多少,我预测将来放映能赚多少钱,然后把这个好主意放到网上去,有很多人感兴趣,他可能就会投资,可能一个人投的份额很小,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这就是一笔可观的资金。
再比如阿里巴巴,他们现在在网上发布一些流行的时装款式,然后再在网上搜集用户的需求,把这些需求打包起来,交给服装设计和制造企业,这就是一种众包方式。
众创也很有意思。中关村(000931,股吧)有一个叫车库咖啡,像美国硅谷那样,在一个车库里头办了一个咖啡馆,很多年轻人就坐在那里,一边喝咖啡一边互相碰撞出思想火花,迸发出很多新想法、新发展思路和新企业。
所以总理提出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我们创造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