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
机器人就是此类工具的典型代表,由伍斯特理工学院(WPI)打造。最初是为了在NASA的一场挑战赛中使用,现在则转向Ebola疫情控制。医护人员可以安全的在稍远距离操作机器人探查情况,进行简单的预判,了解情况后再进行下一步决策。由于Ebola当前还没法通过空气传播,稍微远一点的隔离措施可以很好的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这款机器人当初为了空间探测打造,所以皮糙肉厚,使用后的消毒工作也就相对简单。
辅助穿衣机器人
前面提到了,在四级生物安全下,消毒工作是不能马虎的事情,任何疏漏都可能是此生的最后一次错误。在脱去防护服时,如果能够不让皮肤与衣服外层接触,危险就会小很多。当前的脱取方式需要另外一人辅助,辅助人员就存在暴露在病毒中的风险,如果我们造一个能干的小帮手呢?
在“埃博拉”战役中 机器人是如何与人类并肩作战?
这款叫Baxter的机器人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脱去外层防护服,减少直接接触的概率。同时可以帮助检测防护服是否有破损,是否穿戴正确,更大限度的保护研究人员的生命。
辅助消毒机器人
除了研究室的科学家,更接近危险区域的可能就是消毒人员。Ebola可以接触传染,消毒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把每个区域仔细的消毒。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安全高效。美国军方联合推出了Germ-Zapping Robot。
在“埃博拉”战役中 机器人是如何与人类并肩作战?在“埃博拉”战役中 机器人是如何与人类并肩作战?
长的很像R2D2的萌物,会伸出它带有UV灯的长脖子。不到5分钟,所有的治病的孢子灰飞烟灭。作为一款专精辅助消毒的机器人。它除了能在短时间内对大片区域进行消毒,更重要的是相对人类,它不会犯错。任何死角都会被考虑到,即减少了消毒人员的危险和工作量。也让人为疏忽造成的传染概率大大降低。
物理隔离时的诊断
当发现体温过高或出血的疑似病历时,需要进行隔离。这个时候对隔离者的再访问和诊断就成了大问题。
在“埃博拉”战役中 机器人是如何与人类并肩作战?
由iRobot生产,Intouch Health提供系统的系列远程医疗机器人就派上了用场。医生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并使用机器人搭载的诊断设备来远程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既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提升了效率,又降低了工作风险。除了应对Ebola病毒,Intouch Health公司在美国社区中表现不俗,这款能够拉近医生和患者的远程设备能够部署进家庭提供服务。截至发稿时,短短一年时间,这个平台已经为美国家庭提供了48万5千次的服务。为医生们节省了数十万小时的时间,让他们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中国远程医疗的挑战
在中国肆虐着另外一种死神----慢性病。根据中国医学与卫生年鉴统计,成年人中高血糖比例达到了9.7%,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都过亿。每年死亡人数的80%都是慢性病的并发症所致。随着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看护也成了巨大的成本,年鉴显示循环系统慢性病(心脏病、高血糖等)每年的看护费用平均为7626.3元。而为了看护投入的时间成本更大。
其实慢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很好的执行疗程。如果能够正确的吃药和运动,严格的遵守医嘱控制饮食和起居习惯,当前再入院比例可以降低44%。但是监督病人本身就是不小的成本,整个治疗期间,家庭中60%以上的成本都花在这里。
大部分慢性病患者是年纪较大的人。现在很多孩子异地工作,工作较忙,没办法时时刻刻和老人保持联系。采用了手环、手机APP等种种提醒措施后,发现这些设备都需要记得充电,习惯太难培养。
中国的全科医生较少,分级诊疗制正在慢慢实行。如何提升医生的效率,降低家庭的看护成本就成了一个问题。而机器人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前廉价的机器人制造成本远低于看护成本,实现了简单SLAM的机器人可以在客厅检测特定目标的行为。在特定的时间点,它会走到面前,展示出录制好的
视频影像---“妈,该吃药了,注意休息”
在“埃博拉”战役中 机器人是如何与人类并肩作战?
同时机器人也解决了60岁以上老人去社区医院咨询困难的问题。孩子帮忙预约,医生可以远程链入机器人系统,通过可选搭载的血压计、血糖仪、数字听诊器来进行完成咨询工作。整套设备甚至可以采用租用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家庭看护的成本。
相信不久后的未来,在中国也会有这些机械白衣天使,帮助我们看护着每一个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