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是不可能永远存在的。不论如何,人类终将从宇宙中消失。但是,在我们消失之前,我们的计算机能力或许已经足够强大,能够极尽详细地模拟人类的经验。一些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已经开始思考,我们是否早已走到了这一步。或许,我们正身处一个计算机模拟中,我们体验到的现实只不过是该程序的一部分而已。
现代计算机技术极其复杂,而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的出现使其更加复杂。通过这些强大的机器,我们将能够大规模地模拟更加复杂的物质系统(physical system),其中可能包括完整的生物体,甚至人类。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止步不前呢?
这一想法并没有它听起来那么疯狂。最近,两位哲学家表示,如果我们承认电脑硬件最终会变得极为复杂,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已经是一种“先人模拟”(ancestor simulation),即未来人类对过去的虚拟重现的一部分了。同时,三位核物理学家以“所有科学程序都要做出简化假设”(simplifying assumption)这一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检验这一假说的方法。他们认为,如果我们活在一个模拟之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检测出这些简化假设。
然而,这两种观点,无论从逻辑角度出发,还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都只是留下了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模拟之中的可能性,无法指出真实生活和模拟生活的区别所在。不过,即使我们不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中,核物理学家们提出的模拟实验的结果也依旧可以得到解释。因此,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是否有方法判断我们的生活真实与否?
我们都知道,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人类会不复存在。或许我们会完全灭绝,没有进化的后裔,也可能会有一种或多种后人类(post-human)物种作为我们生命的延续,但是我们人类终会消失。然而,如果未来我们确有后裔,他们或许会有兴趣创造先人模拟,即由有意识的人类居住的虚拟宇宙。如果创造这种模拟的技术足够普及,模拟人类便会大幅激增,以至模拟中的第一人称经验(first-person experience)会比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第一人称经验要丰富得多。
如果你偶然发现,你自己有亲身意识经验(first-person conscious experience),一个有趣的问题便产生了:你如何才能知道你到底是人类本身,还是一个先人模拟,尤其是在后者大大多于前者的情况下?哲学家尼克·博斯特伦(Nick Bostrom)提出了一个思考这一问题的框架。他认为,以下三种可能必居其一:第一,人类或者类人物种在取得模拟技术之前就灭绝了;第二,“后人类”文明对创造或使用这一技术兴趣寥寥;第三,我们“可能”就是一个模拟的一部分。我说“可能”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一个意识经验就是模拟经验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其他两个可能性(灭绝说和缺乏兴趣说)不成立,那世界上就会有数量极为庞大的模拟经验。
当然,在博斯特伦之前就有人思考我们感知到的现实可能是虚拟的,虽然人们提出的模拟器的性质各不相同。人类意识是模拟的,这一观点不但是哲学和科学思考的问题,还是科幻领域的主打题材。在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第一部,《黑客帝国》(The Matrix)(1999年)中,观众所知的世界就是一个电脑模拟,目的是在保持人脑繁忙工作的同时,利用人体里的化学反应来创造能源。在《黑客帝国》中,人类在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环境里,以计算机化身(avatars)的形式体验着这个世界。但是,这套模拟有着诸多缺陷,让一些觉醒的头脑可以发现这一系统中的小故障,而“真实世界”中的人类也可以侵入名为“矩阵”(Matrix)的模拟现实。
博斯特伦的观点略微不同:他认为,不仅仅是人类,整个宇宙都是模拟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意识,以及与程序中无感知部分的互动,都是代码的一部分。然而,博斯特伦也承认,即使是对一个强大的计算机系统而言,要完全模拟现实的各个层面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正如我们的科学模拟包含一些不要求冗余细节的抽象层面,模拟系统也可能会借助某些规则和假设,使一些细节不用被模拟出来。而当我们做实验时,系统便会补充细节:例如,博斯特伦在其2003年发表的论文,《你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中吗?》(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里写道:“当[模拟系统]发现一个人正准备观察微观世界时,它可以根据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模拟领域]中填充足够的细节。”这样一来,系统就不用准确无疑地追踪所有粒子或星系的轨迹。当需要这些数据时,程序中的宇宙会提供足够的细节,来呈现毫无破绽的现实。甚至,人类也不需要每时每刻都被不差毫分地模拟出来;我们对“自我”的主观认识会随环境变化。
当博斯特伦热衷于向人们说明,我们活在一个模拟世界里的可能性更大时,面对这一难题的科学家们则需要回答另外一组问题。存在这一主要区别是因为,科学关心的是可以被实验或观察检验的事物。而且,事实证明,不论我们活在一个怎样的模拟系统里,我们都能从中推断出各种模拟之间的共性。
首先,如果我们活在一个模拟系统中,这一系统要遵守一套明确的法则,这些法则的动态变化(dynamic changes)是相对较小的。科学方法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模拟假说有一些潜在的解释力:我们的宇宙之所以遵从相对简单的法则,是因为这都是设计好的。至于模拟器在程序运转过程中做出的修改,研究人员指出:模拟程序中存在错误,我们又测量到了以这一错误为基础的现象,但随后这一漏洞得到了修正。
或许,真相是,我们确实活在一个模拟中,但是,就像假如世上存在一个不通人情的神一样,模拟世界也不会改变我们对自己生活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