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队正在传球,红队迅速防守阻碍。
体育馆里来了一群最拼命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必须在两分半的时间内,完成运球、助攻、防守、投篮等一系列动作,在场上迅速拿下得分决出胜负,而他们还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机器人。上周二,为期两天的“2014首届中国青少年
机器人挑战赛”在深圳坪山体育馆举行,除了“首届”以外挑战赛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它是已有2 0多年历史、每年吸引20多万高中生和观众参与、全球最知名的美国F R C国际机器人赛事在中国的首次“落地”。为了展现国际水准,本届挑战赛的主要运作团队几乎全是有过F R C赛事组织经验的美国原班人马,而四支美国F R C冠亚军获得者的强队加盟更直接拉高了比赛的水准。显然,这让中国一帮玩机器人的高中生们大开眼界。
深圳科学高中首次“试水”拿下中方联队冠军
作为首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及香港地区的16支高中生队伍参与,其中来自深圳本土的就有五支。这是南都记者见过的最特别的篮球赛:首先,它的比赛场地只有正常篮球场一半大小;其次,比赛双方每一方都由三支不同的参赛队伍随机联队组成,每支联队只能派出三名机器人上场,参赛学生都得站在场边遥控自己的机器人抢球、传球、防守、投篮得分;最后,它的赛时非常短,两分半的时间内必须决出胜负。而这也是南都记者见过的现场最H igh的比赛,整场比赛贯穿着动感十足的音乐,解说员在场内手舞足蹈,风格完全不受拘束;而在休息的间歇,所有人包括观众、志愿者都可以进入赛场一起跳舞狂欢;它的颁奖礼也丝毫不“端着”,颁奖嘉宾站成一线,依此与领奖的选手击掌祝贺。
来自深圳科学高中的9003队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势,但这几名高中生的“运气”却并不坏,虽然只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却和来自武汉、广州的两支高中生队伍组成的参赛联队顺利杀进了决赛。并且在对手出现犯规的情况下成功逆转,拿下首届挑战赛中方联队冠军。赛后的采访中深圳学生们却并不开心,通过比赛他们发现自己与代表国际水平的美国队的差距,“机器人的材料、加工,以及比赛思想,我们都太弱了。”
在美国,这场比赛是打开常春藤大学的钥匙
第二天的决赛过后,来自美国的四支参赛队伍与中方的两支球队组成红蓝联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差距显而易见,场上的每一次得分几乎全部由美国队伍拿下。
美籍华人张旻是促成这次比赛的美方联络人,同时也是一位机器人爱好者的母亲。她向南都记者表示,FRC在美国用“全民参与”来表述都不为过。学校会给参赛学生提供实验室,造价两三万甚至9万元的机器人都可以轻易拉到企业赞助,而那些本身即为人工智能或者机械类的工程师们,也会无偿给学生提供指导,更有无数感兴趣的人会成为志愿者,保障每一届FRC的顺利举行。”
对中国家长来说,FR C在美国还有“更功利性”的意义。如果在FR C比赛中拿下不错的名次,将直接成为打开常春藤大学的钥匙,“因为招考官看中你在这其中锻炼到的能力,社交、团队合作、智慧,以及在紧张的截止期限内把事情做好。”
引入比赛是想用最短的时间缩短实力差距
作为本届挑战赛的主办方负责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联盟主席岳亚明表示,“我们请美国的组织团队和获奖队伍过来,就是想让中国学生们见识一下全球顶级的机器人赛事,想用最短的时间去缩短这种差距。”
从事机器人教育事业多年,岳亚明带过的学生当中,拿过另一个国际赛事R obocup初中和小学组世界冠军的不在少数。但对于高中生参加的美国FRC比赛,多数中国学生只能去现场“打打酱油”。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分析,学生们会将对机器人的兴趣让位于升学的压力,继续玩下去的人非常少。而在整个社会体系里,无论是教育系统、商业系统对于机器人教育的支持力度显然过低。
毫无疑问,首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激发了中国高中生们的“斗志”,很多中方参赛队伍已经把目标瞄准了美国赛场。此外,它还搭建了全国交流的平台。很多业内人士希望比赛可以常态化进行,为深圳学生提供更好的视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