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新闻已经不再是人的专属权利了”。这是最近不少新闻经常提及的一句话。7月初,美联社宣布,将从本月其开始利用美国自动化洞察力公司的写稿软件,自动撰写长度介于150—300字美国公司收益稿件。使用后,美联社每个季度产出的财报新闻数量将从300条上升到4400条。“码字
机器人”的出现,给新闻从业者心理上带来冲击,不少持悲观态度的记者就担心,未来的
机器人将完全取代自己,记者未来将会失业。
“码字机器人”的出现并只是偶然,优势也非常明显。2014年3月17日,美国洛杉矶赴京发生4.4级地震。在半小时后,洛杉矶时报就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简讯。而100余字的简讯就是由Quakebotde机器人创作,从创作到发布只用了短短3分钟的时间。
就原理而言,“码字机器人”难以替代人工记者。以财报新闻为例,“码字机器人”本质上只是一套算法模型,只要输入相关的数据,系统就会搜索互联网上的相关的数据,并以此筛选,综合观点。最后形成一篇财报新闻的消息。只不过,快速处理数据是“码字机器人”的优势,就像模子一样生产标准化的新闻,新闻当然缺乏主观能动性。一旦,新闻题材改变了,这套系统就不灵了。当然替代不了人工写作。
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新闻从业者就能高枕无忧。“码字机器人”擅长大数据的处理,在可预见的未来,“码字机器人”对传统的简单新闻不可避免带来冲击,就如财经、体育等比较常规性的新闻,完全可以建立数字处理模型,替代人工记者,输入数据,就能产出简单的新闻。在无形之中,就倒逼更多的记者转型,在信息时代,更加强化现场采访的作用,捕捉到现场更多的细节和信息,以此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当然,除了记者转型之外,新闻也应有所转变。从经典的新闻学所强调的客观、公正的立场之外,新闻的功能也应有所拓展。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的获取成本已经非常低,新闻应提供更多的观点,帮助读者处理海量的信息。因此,应要更加注重新闻事件本身,联系前因后果的深度分析,特别是对于不同观点碰撞之后的解析,给予更多观点性的内容,提供更多有温度的新闻。这是“码字机器人”所无法替代的。
正如有人说言,在变化的大时代中,但是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因素。“码字机器人”的出现,无需过于乐观或者悲观。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不妨顺势而为,让新闻不再囿于传统的框架,让新闻有观点、有温度、有人情味,或许才是转型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