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些时候我们TechCrunch报道了美联社(AP)将采用
机器人来撰写其财报报道的新闻。鉴于我每个季度都要写一份烦死人的财报报道,看到这个新闻我还是很兴奋的。
并不是因为我是美联社的记者,也不是因为我想加入美联社。(我听说他们那边不允许记者自己创造新词汇和成语,甚至不允许使用“该死”这类词语,太压抑人了!)不过,我看到了希望,即未来也许在我需要写一些无聊、格式统一的文章时,会有那样的智能工具可以帮我完成,我再也不用生搬硬套了,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消息。
我相信大多数记者都对撰写烦死人的财报报道倍感厌恶,有时候看那些数据看得恨不得把自己眼睛戳出来。要知道,每次写财报报道的时候,我们拿到的都是一大堆的原始数据,然后我还得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来分析。更要命的是,我们还要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们抢时间,同行相煎何太急?
你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整理好所有的数据,加入到文章中,同时还要得出一个有用的概括性的结论,并快速写好一篇头条新闻。有用的概括性的结论是指,该公司的净利润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营运利润率是涨了还是跌了?销售成本是否大幅上涨?管理层是否有人员流失?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些数据对比,拿这些数据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进行对比,而且还要做两个版本的一个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来对比,一个以非公认会计原则来对比。
此外,在特斯拉的这个报道里面,我们还尝试分析了其以非公认会计原则给出的营收的真实意义。
这个工作量可谓是非常之大,而且时间非常紧,我常常有要在负两分钟内完成的感觉。噢,对了。我还有一个忠告:所有投资者都是一条船上的。有时候,一家公司公布的财报给出的数据非常的漂亮,但是十分钟之后,盘后涨幅把这一切都拆穿了,甚至会出现公司的市值缩水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 :
然后,有时候我们还会不自觉地尝试用一个现成的框架去分析,去套:
· 这个对于其所在的行业意味着什么?
· 如果该公司是刚上市的,那么其财报是对其新股发行窗口有利还是不利?
· 假如此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这个消费季度的过得异常艰难,但是营收却非常可观,那么是否意味着上游的微软的Windows系统会卖得好?
· 以及诸如此类的分析。
如果我能够把前面所述的重复性工作,即套用标准的格式,写一些固定的分析套话,将企业公布的数据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进行对比等工作转移给
机器人,让自己省下几秒钟的时间,我绝对愿意,何乐而不为呢?我相信没有人会因为我们写的财报文章,在对比某企业某一财年第三季度稀释后的每股盈利与市场预期的差别时,写得非常的文采飞扬而喜欢阅读TechCrunch或者我的文章。
诚然,我认为人类在分析这些数据的时候,确实希望能够写出一些有意义的文章来。要是你们谁能让机器人做到这一点,我一定会佩服你。老天,大多数情况下我啥都分析不出来,我是人类啊,而且我真的很努力的尝试了。
因此,要我说,美联社你就快点把机器人拉出来溜溜。我现在钱包里大概还有18美元,你们能把那个机器人用电子邮件发我一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