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马化腾曾感叹:“如果没有微信,腾讯将会怎样?”站在行业升级的门槛上,学大教育CEO金鑫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如果没有‘e学大’,学大将会怎样?”作为“个性化教育”业态的始作俑者,金鑫确信,“e学大”不仅是一个在线教育产品,更是学大和整个行业发展的里程碑。当“智能”遇到“个性化”,整个行业都将发生彻头彻尾的改变。
“智能”改变行业本质
包括金鑫在内,学大的创始人团队,都来自于互联网行业。但是,当这波在线教育浪潮袭来时,学大似乎并不是反应最热烈的,也不是出手最早的。
“这里面有个假相。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学大就开始布局互联网,并组建了上百人的技术团队。之所以用六年才把‘e学大’推到公众面前,是因为我们挑了一件难度最大的工作,而且希望它能更完美。” 金鑫说,十年前学大创新了“个性化一对一”的培训模式,但很快就发现了它的欠缺——与传统教育面临的问题一样,个性化仍然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学习内容不够精准,而且教学过程对家长来说也过于封闭。“我们认为,个性化教育一直做着‘残缺’的事儿,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从2008年起,学大开始着手‘补缺’,一干就是六年。”
金鑫认为,“e学大”并不是纯粹的线上教育产品,因为它的目的不是把学生从线下引到线上,而是与线下互相补充,形成更好的学习效果。用他的话说,就是“从一条腿走路,过渡到两条腿走路。”因为智能平台的介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真正被管理起来了,整个行业也第一次有了质的改变。
“智能”门槛高不可攀
六年磨一剑,个中艰辛毋庸置疑,正因为如此,金鑫坦言,“智能化”的门槛实在太高了,高到少有机构能够跟得上节奏,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教育机构。
门槛究竟高在哪儿?金鑫给出了一组数字:首先是技术,学大为此组建了上百人的IT技术团队;其次是时间,学大前前后后一共用了六年;另外是资源,学大线下有一万多名老师,以此才能保证题库中数十万道题目和每月数万道新题的更新速度。当然,还有资金的投入,同样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智能”加速行业洗牌
不过,与各种有形的投入相比,金鑫承认,在传统教育机构转型的过程中,最难改变的还是人的思维,“就像当年排斥‘个性化’一样,很多教育机构从内心里仍然排斥互联网。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即使巨头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坍塌。这并非夸大其词,就像两年前,没人相信诺基亚会倒闭一样。”
“智能化会加速行业的洗牌。”金鑫大胆预测,两年后70%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智能化的方式接受课外辅导,不采用智能化手段教学的教育培训机构将彻底消失,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几家行业巨头,也不排除重新排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