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意外让市民陈先生无法正常走路了,最近,他在一个新伙伴的帮助下,终于可以“漫步森林”了,这个伙伴就是刚刚落户本市的东北首台肢体康复
机器人。“好,慢点走,上坡了! ”昨日,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训练室里,记者目击了下肢瘫痪的陈先生在
机器人帮助下“漫步森林”的过程。这个机器人就是智能化下肢机器人康复系统,也是东北首台下肢康复机器人。当陈先生“站”到机器人架上后,治疗师帮他固定了上半身,然后将陈先生的一双腿脚安放在了机器人的腿内。令人兴奋的事情发生了,陈先生本来瘫痪的双腿开始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他步伐的速度、大小与健康人一模一样。同时,陈先生看着前面大屏幕里模拟的森林场景,时不时还不自主地紧张地用力上坡、左右摆动。在半个小时的“漫步森林”中,陈先生既有音乐相伴,还有帮助其训练的游戏画面可以欣赏,康复训练的过程一点也不枯燥。
该院康复科主任沈梅介绍,这台机器人主要是为那些由于中风、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造成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行走训练。该机器人是利用传感器和生物反馈技术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特别是现在脑出血、脑血栓的患者越来越多,中风偏瘫病人绝大多数都遗留有行走问题,机器人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步态,减轻下肢痉挛,是国际上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最先进的设备。
实际上,像这样边做游戏边训练的康复设备还真不少,记者在康复训练室里还看到了上肢康复机器人和下蹲训练仪。据沈梅主任介绍,上肢机器人是训练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最先进设备,而下蹲训练仪主要用于下肢骨关节术后功能恢复。记者随后躺在了下蹲训练仪上,跟着电脑里滑雪、赛车、数学等各种游戏内容双腿用力不断推送面板,游戏结束后,电脑里还显示出记者下肢肌力、稳定性、灵活性等各种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