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被机器消灭的职业
这就会给未来的工作带来两种效果。一种是机器代替人类完成很多令人讨厌的工作环节,而让被解放了双手的人类从事更加高级的脑力劳动;另一种则显得不那么和谐:即机器干脆让很多人彻底地失业了。
总部位于美国圣迭戈的SmartAction公司就在其为电话呼叫中心开发的自动回复软件中采用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识别技术。该公司CEO汤姆?刘易斯(Tom Lewis)指出,对呼叫者的需求了解得越多,这套软件就越能够成功处理呼叫者提出的要求,而避免让呼叫中心的接线员介入。
刘易斯表示,这就让呼叫中心可以减少接线员的人数。虽然在战后人口飞速增长期间出生的那一代人可能会仍然倾向于使用人工服务,但跟随数字科技一起长大的年轻一代人却会欣然接受自动系统提供的服务。
在其他领域,我们也能够很容易地发现人类劳动被机器所取代的例子。比如,通过采用芝加哥专门训练计算机编写新闻报道的公司Narrative Science开发的程序,英国伦敦的创业者莱恩?维尔特(Len Welter)开始使用机器根据公开发布的财务数据撰写报道。他所创立的创业公司可以提供新闻电讯自动报道服务,并在去年被英国财务数据公司Markit收购。
维尔特声称,尽管每天能够撰写出多达40篇报道,但这款名叫Quill的自动撰写系统很擅长隐匿掉机器撰写的痕迹。比如,它可以修改语法和语言,使人们根本无法辨别出这是一台计算机撰写出来的文章。他同时承认,当听说他要在公司内部使用这套系统时,公司的很多写手简直都要“疯”了。
受到机器取代威胁的还包括很多办公室工作岗位。比如,智能数字助手就可以取代办公室里的多种支持性岗位,或者让这些岗位上的员工变得更有效率,从而大量减少员工人数。而很多分析师和研究员的工作也同样岌岌可危,因为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系统的科技进步让获取大量数据变得更加容易。
即使是具备相当专业知识的高薪职位也未能幸免。麦肯基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主任詹姆斯?曼伊卡(James Manyika)指出,在法律和医疗等领域,机器有可能提供比人类“总体上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人类恰恰正在努力跟上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
IBM最近开始将该公司最先进的认知计算技术作为其他商业软件
应用的组成部分进行销售。类似举动可以将智能技术更深入地融入到人们每天的办公科技之中。
取代繁重工作成卖点
多数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以及购入采用新技术系统的公司都会预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将会增强人员的重要性,而并非会彻底取代他们。他们会把能够取代大多数枯燥无味且繁重的工作作为新系统的宣传噱头。
比如,从事数字广告业务的公司每天都通过处理大量的数据来改进宣传效果。这些公司往往能够做出由数据支持的决策,比如使用哪个网站发布广告、在什么时间段发布广告以及广告的受众类型。数字广告公司Rocket Fuel的首席执行官乔治?约翰(George John)就表示:“从事数字广告行业非常无聊,每天都要处理大量数据。”
斯坦福大学的卡普兰注意到,即使是努力想取代多种人工劳动的
机器人生产商也会以类似的借口为产品做宣传。比如,一台足够智能的播种机可以在播种的同时通过选择播种路径来避免伤害其他作物。而这台播种机的生产商Blue River公司就是将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劳动作为宣传噱头。
捍卫智能机器的第二种观点是:低效率的人工劳动成为制约数字产品生产链的瓶颈。因为即使是大批拥有计算器和电子制表工具的分析师也不可能处理完系统当天产生的所有数据。Narrative Science首席科学家克里斯?哈蒙德(Kris Hammond)指出:“很多公司都花大力气收集到了很多数据,然而他们的分析师可能每天只能写出一到两份报告。”Narrative Science自动编写新闻报道软件的目标客户包括那些拥有许多分支机构的公司,拥有强大销售团队的公司以及拥有数千客户的财富管理公司。
影响好坏难评价
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劳动对工人是好是坏,还要取决于工人在“知识”工作的等级链上所处的位置。纳德勒指出:“科技取代了低水平的劳动工人,同时解放了处在等级链上游的人们,并使他们从事更多涉及认知、更需要脑力的劳动。”
对于那些担心失业的工人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这条等级划分线到底处于什么位置以及到底会有足够多的高水平脑力劳动工作出现吗?这同时又引发出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新增加工作岗位的数量能够抵消被取代的工作岗位数量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汤姆?马龙(Tom Malone)指出,其他科技产业转型的历史经验让我们有理由对此感到乐观。他表示:“在每一个引起人们担忧的单个案例中,从长远角度分析,新增岗位数量与消亡的岗位数量基本保持一致。”
卡普兰表示,从1910年至今,农业的自动化使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例从当初的90%锐减到目前的2%。虽然单个劳动力可能会觉得生活因此变得窘迫,但从总体来看,节省出来的劳动力都找到了新的生产出口。
但马龙指出,这并不能保证转型过程就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