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开的民企科技金融双对接会议门口,诸多长手臂甩来甩去的家伙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机器人”。它们有的在忙着把不同颜色的小药丸分装进小罐子里,有的在忙着把一盒盒产品整齐码出来。这些长相各异的家伙,是这次大会的主角之一。
实现浙江民企与科技对接,很大一块就是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这一方面能改进工艺,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解决现在各地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难题。所以会议主办方举办了浙江全球机器人展,展示了众多国内最前卫的机器人装备和应用系统。
加西贝拉公司已经享受到了“机器换人”的好处。公司董事长朱金松说,自从建了新的自动化冰箱压缩机生产线,大量用上了机器人后,产品质量提高了,用工数量则大幅减少,原来按规定需要580名工人,通过机器换人以后减少到280名。
吉利集团则通过与中国航天集团的技术合作,优化智能机器人集成方案,将每辆车总拼集成时间缩减2秒,由此每天可多下线汽车12辆。
在全球机器人市场有25%-30%市场占有率的上海发那科公司总经理钱晖用了一串数据来说明“机器换人”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他说,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近500亿元,但工厂只有300个员工,此外就是2600台机器人在运作,所以工厂可以365天不间断运作,很多工厂里面甚至没有照明灯,还能省下一笔电费。
在机器人展现场,有一台明星机器人特别耀目,让很多人不由驻足拍照,这就是成功登月的“玉兔号”月球车。带“玉兔”前来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代表说,现场展示的“玉兔”与已经登月的“玉兔”同样大小,是当时在地面上做实验用的。“‘玉兔’本身就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它代表着中国机器人制造的最尖端技术集成。如何把航天科技和机器人制造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推浙江民营企业产业升级,这是我们带‘玉兔’来浙江的主要目的。”
对于推进“机器换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认为,无论是在浙江还是全国都是大势所趋,“浙江多年来以区域经济为特色,以中低端产业为主,真正自主创新的产品不多。现在处于经济低迷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交会期,提高科技含量,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谭建荣说,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年化社会,但与西方不同,我们是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和用工荒频频出现,今后,无论是改进产品质量,还是提高工作效率,都需要机器换人,所以不是你想换不想换的问题,是迟早要换的问题。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说,未来1-3年,属于机器人充分替代一般劳动力的阶段,未来5-8年,机器人将进入批量使用阶段,大约8年后,机器人市场将进入更高级的仿人机器人的应用阶段。
开云电子链接 投放电话
座机:021-39553798
邮箱:cc@www.wykobounce.com
网址:www.www.wykobo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