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irobot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机器人ABB机器人产业联盟发那科库卡码垛机器人机械手

机器人版"迪士尼乐园"拟开建 将与你生活息息相关

日期:2013-12-17 来源:重庆日报 评论:0
标签:






  在今年4月响亮提出打造“全球机器人之都”的大背景下,全球首个机器人综合城又落户重庆。工业重镇重庆,在研发、应用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的同时,把眼光又投向了服务机器人。为啥?只因市场潜力巨大。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1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量将接近500万台。以小小的扫地机器人为例,仅去年一年,全球销量就约400万台。预计到2016年,市场容量将达到20亿美元。眼下,服务机器人在全国还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这意味着,谁能尽早进行产业布局,谁就有望成为赢家。

  全球首个机器人综合城——投资100亿、占地约1000亩的机器人版“迪士尼乐园”,拟在重庆开建。12月5日,刚刚敲定的这个“大手笔”让人神往——

  5年后,在这个乐园里,饿了,炒菜机器人能给你呈上美味可口的菜肴;渴了,机器人会“贴心”地递来一杯饮料;亲子机器人还能帮你带小孩、陪老人;此外,唱歌、跳舞、聊天、按摩、安保,样样都是机器人在干……

  机器人版“迪士尼乐园”的敲定,昭示着重庆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步伐明显提速。

  “到2015年,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研发、检测、制造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这是市政府今年10月出台的《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目的很明确:形成重庆新的支柱产业。

  在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 应用广泛,服务机器人市场蛋糕诱人的当下,以“体验”为核心的机器人综合城,将让更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未来,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更大,它们将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机器人综合城项目特聘顾问之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说。

  操刀手术

  “达芬奇”从未失过手

  12月11日10点30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外科大楼11号手术间。

  约1.8米高、长着4只手臂的“达芬奇”开始忙碌起来。

  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位51岁的中早期胃癌女病人。“达芬奇”将为她进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耗时约3小时。

  “达芬奇”先在病人的腹部“点”了5个小孔。透过3D成像系统,记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术进程中每个步骤。

  手术台边,只有2名医护人员为“达芬奇”打下手。

  “‘达芬奇’来后我就靠边站了。”离手术台两三米的主操作台上,普外科医师郝迎学“悠闲”地说。据他介绍,“达芬奇”的手臂有7个自由度,而人的手臂只有4个。由于操作精细,像胃癌手术中至关重要的淋巴结清扫,“达芬奇”清扫得比人工更彻底,而且它还消除了医生手颤的问题。

  手术结束时,病人出血量仅100毫升。而类似的人工手术,病人出血量会达到4、5百毫升。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而且因为是微创,病人术后就能下床、吃饭。

  作为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款手术机器人,3年前“达芬奇”从美国来到重庆后,已经操刀完成了670多例手术,从未失过手。

  用过“达芬奇”的病人,对它的“医术”相当满意,唯一的“意见”——费用太高了。

  “粗略估算,做一次手术的费用大概六七万。”西南医院普外科主任余佩武教授说。

  为啥这么贵?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指出,除了“达芬奇”本身身价不菲,引进要花2000多万元人民币外,它的前端手术器具每用10次就需强制性更换,一次花费约2000美元。这让“达芬奇”的“出场费”被迫抬高。

  进一步抬高费用的是,“达芬奇”出了任何一丁点儿问题,更换部件都只能依赖美国厂家,技术上受制于人。

  所以,早在6年前,重庆就把目光锁定到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上。

  国产“达芬奇”比进口便宜一半

  2010年,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共同研发出世界上首台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并投入前期临床试验。医生只需坐在手术室,通过操作杆和按钮控制,手术机器人就能自己完成微创脊柱手术。

  当时,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的专家还专程来渝,一睹它的“真容”,并主动提出进行国际合作。

  快速杀入这一领域的还有重庆企业。

  2007年,以“胶囊内镜”起家的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多所高校及西南医院组成了“腹胸腔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联合攻关小组,开发适合亚洲人体型、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

  与“达芬奇”不同,这款手术机器人增加了“力反馈”功能。“在人工手术时,机器人究竟在接触内脏器官时使多大力,都是凭医生经验,如果有了力反馈信息,将更加规范和精准。”

  这一项目由此得到了国家863计划立项支持,下拨经费近1000万元。

  据估计,明年初,这款国产手术机器人样机有望出炉,并有望于明年底进入临床试验。上市后,将比“达芬奇”便宜一半。

  此外,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正在开发一款“多维触觉反馈智能机器手臂”。记者在实验室看到,它能进行触觉反馈,“手指”能辨别100多种不同的材料,而且记忆功能超强,只需教一遍,就能写字、画画。“预计一年后,就有望在西南医院、儿童医院等应用。”研究人员傅舰艇说。

  手术机器人,已成为重庆发展服务机器人的一个突破口。

  “身怀绝技”的服务机器人

  比尔·盖茨曾预言,未来家家都有机器人,机器人带来的改变丝毫不逊于个人计算机过去30年带来的影响。

  是不是这样?让我们来看看与生活如影随形的服务机器人——

  有这样一种“清洁工”,它的外形像圆圆的飞碟,厚度只有约10厘米,可以灵活自如地钻进沙发、床或柜子底下,把垃圾一网打尽……这就是扫地机器人。记者在市内部分大型商场、超市看到,最便宜的扫地机器人八九百元,贵的五六千元,销量不错。

  有这样一款“超市机器人”,它的外形与普通购物车一样,但不同的是,它有“大脑”,能像“跟屁虫”一样随时在你身后,还具备商品导购功能……今年4月,在第十四届中西部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上,由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研发的这款机器人已首次亮相。

  近日,记者还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实验室里,看到一个长800毫米、宽600毫米、高400毫米的“小黑人”——安保机器人。由履带式底盘、显示屏和摄像头构成的这款安保机器人,可代替保安在公园、小区内巡逻。因为是“履带式”设计,能适应很多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产业化以后,估计每台成本只需1万元。”研究人员高鹏告诉记者。

  ……

  “机器人是当今前沿高技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王瑞说,目前,尽管很多省市都把目光投向了服务机器人这一领域,但从发展状况来看,彼此间技术差距并不大,在全国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谁能尽早进行产业布局,谁就有望成为赢家。

  重庆机器人产业要“顶天立地”

  今年以来,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庆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3月,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将机器人作为我市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内容。

  4月,市科委启动“重庆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研发与服务大平台能力建设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同月,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全市涉及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等产业链上的53家成员单位“抱团”,并提出打造“全球机器人之都”的构想。

  为此,我市专门成立了机器人协调领导办公室,整合市内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政策资源,支持机器人产品的示范应用及产业化。

  10月,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重庆服务机器人产业尚处于培育期,但已积累了一定基础,尤其是在部分关键技术上。”重庆机器人项目专家组牵头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机器人项目办主任何国田认为。

  “重庆更大的优势在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今年已数度来渝,他说,“地方政府的支持对科研团队和企业很关键。”

  在王田苗看来,发展机器人,重庆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拥有基本的研发条件。不过,未来重庆机器人产业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怎么让“重庆造”机器人具备全球影响力,还需进一步寻找突破口。

  在市经信委副主任尹华川看来,目前重庆机器人产业链的资源垂直整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abb、美国先锋、沈阳新松等国内外顶级的机器人企业和研发机构高度关注重庆,其中部分已经入驻。

  经过初步规划,目前两江新区、江津双福工业园、璧山工业园等产业园区,也在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上加快了进度。

  重庆发展机器人产业 需突破三大瓶颈

  专家简介:

  王田苗: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何国田:重庆机器人项目专家组牵头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机器人项目办主任

  郑彬: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徐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

  瓶颈1

  生产企业太少, 研发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

  “机器人是未来发展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要真正实现机器人产业发展,三个要素至关重要。”

  12月5日,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市场需求规模、投资和利润回报,二是技术门槛、开发周期和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聚集,三是大企业和小企业形成的产业链和生态环境。若三要素同时具备,机器人产业自然而然会蓬勃发展。

  “但重庆面临的问题是,从事机器人研发生产的企业仍然太少,总共只有二三十家,并且技术力量较为薄弱。”重庆机器人项目专家组牵头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机器人项目办主任何国田坦言,目前,我市机器人的研发力量大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企业的参与,不利于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推进。

  相比之下,深圳的机器人协会已有近60多个会员单位,其中做服务机器人的企业占了近2/3。

  缺乏资金,Idea难走出实验室

  一边是参与的企业主体少,另一边则是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难。

  “我们有很多好的Idea(创意),但科研机构缺乏资金,很难让这些Idea走出实验室。”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彬道出苦水。

  他告诉记者,不同于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 的是,服务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上的技术瓶颈没那么突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如果缺乏战略性投资,成果则难以转化。“所以,我们天天也想着‘傍大款’。”

  对此,王田苗建议,一方面,让高校、科研机构与大企业对接,以大企业为主导来带动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培育一些创新型企业,也许规模不大,但更易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实现成果孵化甚至上市。

  他认为,全球服务机器人尚处于分散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固定模式。“所以,服务机器人领域也期待着更多创新,犹如‘百花齐放’一般,利用各种各样的创意开发不同的服务机器人。”

  瓶颈3

  需求高,但“买单”的价格低

  记者在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看到一份今年6月出炉的“重庆市机器人认知度和需求度调查”,结果显示,在3200名受访者当中,98.4%的受访者认为急需机器人,对机器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要为机器人“买单”,大多数人开出的价格过低。94.9%的受访者能够接受的机器人最高单价不超过4000元,其中高达62.3%的人把单价开在了2000元及以下。

  “推广普及服务机器人,价格高仍是制约因素之一。”对于机器人市场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认为,如果重庆在5年后建成机器人综合城,让人们全程参与机器人体验,更真切地感受到服务机器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那对于服务机器人的推广普及将是极大的利好。

更多> 相关开云电子链接
0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开云电子链接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