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大国,我国正遭遇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问题。有统计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而机器人价格却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一台用于焊接的机器人,2009年每台售价29万元,今年降到24万元,性价比优势逐渐体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2008年以来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年需求量增长了4倍,为机器人产业发展50年来所罕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机器人拥有量只有日本的1/5,美国和德国的1/3。从机器人密度(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来看,韩国是347台,日本是339台,德国261台,而我国只有10台。差距意味着潜力,有预测认为,我国在2014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包括沈阳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但包括日本发那科、瑞士abb等四大国际巨头牢牢占据国内约80%的机器人市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指出,国产机器人需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比如平均无故障时间,国内产品平均在80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可达50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