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航空周刊》5月6日报道,为了在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空中客车公司频频打出技术牌。目前,该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与波音水平相当;所以,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转向追求先进的制造技术,以确保能够充分享受胜利果实。
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的“未来工厂”概念是其发展的焦点,这种模式能够帮助空客以创纪录的水平加快其产品生产率。目前,空客每月生产接近55架飞机,相当于该公司刚创建的第一个5年内交付的A300型飞机总量。自2000年以来,该公司的商业飞机交付量增长了60%,积压的订单数量在过去的十年中翻了一番,增长到约4,950架;空客公司现有的订单就足以让他们忙8年。
空客公司负责整体物理设计的运营副总裁杰恩斯·格拉弗斯(Jens Gralfs)说,随着多个模型之间生产速率继续的增长,“我们正面临着如何保持飞机产品化的挑战。”每个机型都代表着一组不同的问题,无论是关于如何加速交付选择了新引擎选项的A320系列,还是加快A350的生产速率,抑或者如何是改善复杂的双层A380飞机的装配过程等等。
格拉弗斯说:“对单通道飞机而言,我们每月的生产率是42架,相当于是每7个工作时就能生产出一架来。”然后他补充道,随着位于阿拉巴马州移动组装线的上马使用,A320系列的流水线上生产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每月再增加4架。这个工厂将会在2015年2月开始生产第一架飞机,第一次交货时间预定在2016年一月。“由于A380结构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生产速率与前面提及的几款飞机不再同一层面,”但是,A380的生产率也将从现在的每月平均2.5架增长到3架。
与此同时,空客公司将继续加快A330的生产速率;这款飞机在今年早些时候达到了一个月生产10架的高速率。格拉弗斯说,他们给这款飞机制定的生产速度指标是每月11架;而对A330的继任者A350而言,他们最终预计其生产率将高达每月13架。总体而言,空客在2012年交付了588架飞机,相当于每月交付49架飞机。
所有这一切与空客早期曾取得的生产速度产生了极大对比。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空客按照常规方法生产飞机,当时能达到的最高生产速率仅为每月4架。格拉弗斯说:“当时,没有人认为飞机的生产速率能超过每月4架。当时没有所谓的自动化生产,也没有大量的固定工装,更没有灵活性可言。当时的设计100%专注于飞机性能,一点都不为生产上的问题考虑。坦率的说,当时大家的态度都是:‘谁在乎生产过程啊?!’”
即使对于从1988年才开始生产的A320,装配和工业化的设计考虑依然是“次要主题”。以上观点是格拉弗斯在近期参加在加州举办的机械工程师AeroDef制造发布会上发表的。而对于A380却完全不一样,这款飞机“从一开始就同时将性能和工业化需求考虑在设计指标内。同时,它的设计也从一开始就纳入了精益制造的原则。这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没有精益求精的开始,后来再在乎也是于事无补。”
类似于复合垂直尾翼的装配(VTP),从A380上积累下来的技术和经验教训,最终被反馈应用到了A320的生产上,并全面改善和发展了单通道飞机的制造过程。2006年,以精益生产为基础的移动生产线在汉堡开始出现。随着对单通道飞机生产线生产速率的预期越来越高,“在装备过程中继续坚持使用基座式生产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改变了机身和机翼的生产理念,将其从一个固定过程转变成了移动的。基于精益制造原则,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与部件、供应链以及交付性之间的关联。随着产量的增加,供应链也会随之增长,而零件缺失也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格拉弗斯指出,除此之外的一个额外挑战是,“怎样在生产过程中完成这样的转变,”这个生产过程会随着2015年以后NEO方案的执行逐步削减。
位于汉堡的单通道飞机生产线平均每7个小时完成一个机身的组装。相较于原来生产线的生产速度,采用了精密流水线过程的生产线,缩短了33%的交货时间,与此同时实现了50%的速率提升。格拉弗斯补充道:“我们在圣纳泽尔(法国,生产前机身)和布劳顿的机翼生产线上也采用了相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