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如果明天有70%的美国人被解雇,他们会去干什么呢?如果真像这样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被炒鱿鱼,这个经济体恐怕也会不复存在吧?
但是19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劳工们就曾像这样被慢慢解雇。200年前,70%的美国劳力在农场工作。现在,自动化技术抢走了99%的工作,机器取代了他们(和他们的农用畜力)。但是,被解职的劳力并没有闲下来。自动化技术反而在新的领域创造出上亿的工作岗位。原来的农民加入了工人大军,在工厂生产农具、汽车和其他工业产品。从那时起,一波一波的新岗位相继涌现——设备维修、胶印、食品化学、摄影、网页设计——每一项都植根于先前的自动化技术。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19世纪农民根本无法想象的。
也许我们很难想象到了本世纪末,今天70%的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技术取代。是的,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的饭碗也会被机器抢走。换句话说,被机器人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革命已经开始
这场巨变是由第二波自动化革命引领的,其核心是廉价的传感器和人工识别、机器学习、分布式智能技术。这种深层次的自动化,将触及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所有岗位。
首先,对已经实现自动化的工业部门,机器会进一步巩固它们的地位。机器人会取代组装流水线上的工人,然后再取代仓库里的工人。它们可以搬运箱子,对箱子进行分类,然后装上卡车。机器人还将继续进军蔬菜水果采摘业,直到把人类全部挤出普通农场。药店后台有一位发药机器人就够了,药剂师只要关注病人的咨询就好。接下来,打扫办公室和学校这种需要多些技巧的工作也会被夜班机器人抢走,它们可以从打扫门窗干起,最终学会打扫厕所。高速长途货运则会由固定在驾驶室的机器人完成。
机器人还将继续进军白领工作。我们的很多机器上都已经有了人工智能,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以美国叙述科学公司的一款软件为例:这种软件可以根据比赛情况撰写体育赛事新闻,或者根据网络上点点滴滴的文字通报公司股票每天的表现。任何文书工作都可以由机器人胜任,包括医学领域的许多工作。即便在那些不能简单用文书概括的医学行当,比如外科手术,机器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任何有关海量信息处理的死板日常工作都可以自动化。无论你是医生、律师,还是建筑师、记者,甚至是程序员也一样:机器人革命是大势所趋。
人机关系的四个分区
为了便于理解机器人是如何拿走我们饭碗的,现在我们把人机关系分为四类,如右图所示:上下两行分别代表我们现有的工作或新工作,这些工作将由机器人接手,左右两列分别代表(最初看来)属于人的工作或属于机器的工作。
首先来看区域A:这些工作人类可以做,但机器人做得更好。如果人类愿意花费大量劳力,是可以纺出棉布的;但是自动织布机可以织出更完美、更便宜的布。现在想要去买手工布的唯一理由就是你想要保留一些人为的缺陷。但是当你开车开到每小时70英里的时候,你不会希望你的车犯毛病——所以在造车过程中,我们觉得越少人碰我们的车越好。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总觉得计算机和机器人不太可靠。自动驾驶仪就是一种电子脑,它可以独立驾驶787喷气式飞机,但我们还是一反正常逻辑,把人类飞行员放在驾驶舱里监督自动驾驶仪,为了“以防万一”。20世纪90年代,电脑估价已经全面取代了人工评估抵押贷款,许多报税工作都已经由电脑来完成。还有日常X光检查和审判前的证据收集。以上这些工作,以前都是由领高薪的聪明人来干。对于机器人生产产品,我们已经完全认可了,不久我们将会接受机器人的智能和服务。
再来看区域B:这些工作人类不能做,但机器人能做。一个简单的例子:没有任何辅助,人类很难做出一枚黄铜螺丝钉,但是自动化技术可以在一个小时内生产出1000个一模一样的螺丝钉。没有自动化技术,我们不可能做出电脑芯片。做一块电脑芯片需要一定的精度、控制和极高的注意力,而我们的肉体不具备这些条件。同样的,无论教育程度如何,没有人可以迅速搜索世界上的所有网页,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一页,比如找出昨天加德满都的鸡蛋价格,就算是一群人来搜索也不行。每当你点击搜索按钮的时候,你都是在指挥机器人干活,做一些我们人类没法独立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