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主产缝纫机
重庆第二机床厂是一家有着72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其前身是抗战期间内迁至渝的上海缝纫机厂。解放前,该厂的主要产品是缝纫机和配件,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这家企业开始制造6英尺和8英尺的皮带车床。
1963年,更名为重庆第二机床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机床的需求量激增。1982年,重庆第二机床厂试制成功活塞专用机床生产线,并且保持了十多年国内市场占有率80%的领先地位。
直到1988年,重庆第二机床厂才生产出第一台数控车床。而这个时候,美国和日本早在1950年代就分别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主打高端数控机床
重庆第二机床厂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孝锋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国家已开始重视数控机床发展,并且当时的国家一机部还将重庆第二机床厂作为试点企业。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重庆第二机床厂仅仅生产了一些简单的数控机床,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量也不多。
新千年到来后,企业发现市场竞争开始白热化,他们意识到需要有拳头产品才能有生命力,提出了“开发体系市场化”,即围绕市场需求开发研制产品。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很大,重庆第二机床厂于是用了5年时间开始将企业转型,向以主要生产数控机床靠拢。
2006年,在完成了相应的技术革新之后,重庆第二机床厂开始产业升级之旅,将主打产品定位为高速度、高精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端数控机床,并且把市场竞争对象定位于日本、德国这样的高端进口产品。
2009年,重庆第二机床厂又在升级道路上更进一步,将
机器人引入到数控车床产品中,开发出物料自动化、信息控制智能化的集成车床产品。这个新产品很快获得市场认可,并且成为浙江某拟上市企业的主要生产线,还成为该企业路演中的重要内容。
8年前,以普通机床制造起家的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第二机床厂”)才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把智能机器手集成到数控机床产品上。效果是显着的,企业产值从2005年的6000多万元提升到目前的2个多亿,而仅占产量40%的高端数控机床则贡献了超过80%的产值。
对话>
机器人取代人工是大势所趋
重庆晨报:整合了
机器人的数控车床产品的毛利率是否更有竞争力?
张孝锋:现在采用了机器人的高端数控产品毛利率可以达到15%以上,这是传统机床产品的几倍。
重庆晨报:数控车床市场有多大?
张孝锋:整个中国机床市场每年的需求值是800亿左右,其中车床产品大概占一半,而国产产品又能够在其中再分一半,大概是200亿。但整个高端产品市场仍然是被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进口产品占领。
重庆晨报:重庆第二机床厂希望在市场上和日本、德国的产品竞争,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张孝锋:技术来源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自主研发。第二是产学研结合,我们和重庆大学的国家级传动实验室有合作。第三就是走出去,现在国外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可以学习模仿,在现阶段这也是一个抄近路的办法。第四我们有一些国际化的技术合作平台,可以转换一些技术为我所用。
重庆晨报:现在数控车床的国内竞争格局如何?重庆第二机床厂的机会何在?
张孝锋:目前国内同行业的企业大概有100多家,其中龙头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虽然重庆第二机床厂和龙头企业的差距明显,但我们的机会仍然很多。从整个智能装备的前景来看,美国正在重整其国家的装备制造业,这会带来天量的市场需求。而在未来可以预测到的几百亿的市场里,我们目前的产值才占整个市场不到1%,这意味着我们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现在,我们的定位是生产汽车变速箱上配件的专业车床,我们有过统计,全国每年这个细分市场都是数十亿的新增量,现在重庆二机在这个领域先行了一步,有了这个基础,我们会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重庆晨报:能不能简单算一个账,用机器人和不用机器人,你的客户会有什么区别?
张孝锋:打个比方,现在我们的机器人产品是双机成线的生产线,如果仅仅是数控机床,一个工人可以管理2台,但是用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一个工人可以管理10台。这就意味着,企业至少可以节省80%的劳动力成本。
而且,机器人生产线的特点是质量和效率稳定,对于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的配件厂家来说,他们不仅仅是节省成本,还会改进整个质量体系的稳定。
重庆晨报:有一个话题不可回避,用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是否会造成就业压力?
张孝锋: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存在,科技的进步就是释放劳动力,其实在我们厂自己完成智能化升级的过程里,也释放出了一些工作岗位。不过,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在8年前去日本工厂参观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企业都是自动化生产线,物料、检测都是由机器手来完成,企业里看不到几个人,大多是无人化车间。那么释放的这部分劳动力,他们又可以从事其他的社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