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工削得好,匀称。”提起店里春节后新买的刀削面机器人,北京晋和刀削面馆的老板赵先生笑容满面,“请一个师傅一年人工费四五万,买个机器人一万多,干一天3块多电费,好用、划算”。
赵先生店里的刀削面机器人一米多高,外形酷似动画人物奥特曼的上半身,左手用面板托着和好的面团,右手是一个刀片,上下摆动。削下来细细长长的面条,落入机器人面前的锅里。
常来这里吃面的许先生还没注意到店里添了新“厨师”:“机器人削的?面条跟以前一样,没吃出区别来。”不少来这里吃面的年轻人看到透明后厨里削面的机器人,都凑过来拍照,“挺新奇的,应该把机器人摆在外面,生意肯定更好”。
赵先生的刀削面机器人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如今,它和20多个伙伴一起在京城各处谋生活。或许谁也想不到,研制出刀削面机器人、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崔润全,自己却不会削面。
今年38岁的崔润全老家在河北,初中毕业后种过地,干过养殖,也安装过空调,工作换了不少。但不管干什么,他都喜欢利用身边的东西,做些能代替人工的机械,省时又省力。6年前,崔润全想开个刀削面摊,可自己又不会削面,于是他又想做个机器。
“削面的动作使我联想到汽车的雨刮器,利用这个原理,然后让面板左右摆动和刀片上下削面结合起来。”从产生灵感到做出第一个成品,崔润全用了差不多3个月。
2010年至今,崔润全的刀削面机器人已经售出3000多台。北到黑龙江、南至海南岛,都有他的客户。崔润全这样描述自己的梦想:“中国有很多传统手工小吃,我要用现代化机械慢慢替代人工,让人不再受累,都去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