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水下机器人技术,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和智能专家系统综合评价海缆线路运行状态……今后,这些海洋输电的尖端科技,将在舟山成为现实。
2月25日,从舟山电力局获悉,该局在国内率先建成了海洋输电实验基地,组建了一支科技创新团队,初步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统计,全国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共有6500多个,而海岛电力输送主要依靠海底电缆与架空高塔大跨越输电线路。“国内缺乏专门从事海洋输电技术研究的实验基地,没有试验场可以开展质量检验,很多工程都依据经验实施。”该局相关负责人说,为破解海洋输电技术困局,与海缆已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舟山电力局,率先提出了“打造国网海洋输电品牌”的企业愿景,组织力量攻坚海洋输电技术研究。
目前,该局已建立了国内首个涉及海洋输电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综合试验研究的试验体系,建立了具备海缆工程深埋敷设、动力定位、故障定位和路径测试等综合施工能力的海上移动实验平台等设施;开发了大长度海底电缆温度在线监测等系统,在国内首次应用于110千伏大长度海底电缆实际工程。同时,完成了《海洋输电实验基地建设总体方案》、《高压试验大厅技术方案》等技术报告,承担中电联《海缆运行规程》、《110kV及以下海缆工程验收标准》等行业标准。截止目前,申请专利19项,其中授权17项,发明专利6项。
“基地前期确定的研究课题主要有海缆载流量、海缆深埋工艺、海缆及大跨越线路检测等近20项。”该负责人说,中远期计划开展“海底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输电的特性研究”、“水下机器人”、“混合线路故障在线监测及定位”“海缆电热特性研究”等课题,重点将开发水下机器人技术,实现海底电缆敷设、打捞、巡查、监控的智能化,打造综合试验大厅为核心的国内唯一海缆工程技术中心与质量检测中心。
据悉,舟山电力局已将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切实提高了海底电缆的输送容量与输送能力,提高了海缆的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工程投资和故障检修次数,为促进海洋输电产业的进步和技术升级、打破国外行业垄断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