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已经代替我们完成了很多事情,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完全炒了我们的鱿鱼,甚至连科学家都是机器人?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无所不在,如果有机会到某所大学里的大实验室走一趟,你很有可能会看到一个精巧的机器人在和穿白大褂的人类一起工作。机器人能向试管内加入试剂、制作DNA微阵列、参与考古发掘,甚至探索海洋。离开了强大的微处理器,科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气候模型与基因组学甚至都不可能存在。
计算机在抽象科学领域也能发挥主要作用。在实验数学中,人类依靠计算机启发新思维、验证假设。1976年,数学家们用计算机证明了四色定理,后来计算机还被用在了其他类似的定理证明中。
会不会有一天,机器人将完全代替人类成为科学家呢?
人类掌权,机器人干杂活
在大多数科学领域,人类与计算机的劳动分工还是很明确的。计算机主要做杂活——计算、画图、混合、填充、观察还有等待。只要是过于单调、耗时、枯燥的工作——即便是研究生,也能找到机器人来帮忙。人类自己则从事更高深的消遣:思考。
曾有律师宣称,他们的智力密集型工作为机器所不能及。在科学界,这种观点更加根深蒂固。在这里,人们所做的工作很无趣——他们提出理论、设计有创造性的实验、让机器帮助回答艰深的问题。人类乐于把苦活交给机器做,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也走不了多远。但在思考方面,机器似乎还难以同人类相媲美。一切看起来都不错:人类掌权,负责干活的机器人很安分,科学得以进步。
会思考的机器
但两年前,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赫德·李普森与当时还是李普森研究生的迈克尔·施密特首次报道了会思考的机器。他们创建了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输入大量的物理系统数据,该程序都能给出描述这批数据的物理定律。
输入一系列双摆运动坐标的数据,程序在鼓捣几天后,给出了描述这个运动系统的哈密顿方程,这个方程即表示能量守恒定律。他们的软件不需要任何先验概念——如重力、能量、几何构型等,就能完成自牛顿时代以来科学家们所做的事情。
李普森与施密特称他们的程序为Eureqa,并在网上免费发布。它已帮助人类在众多科学领域发现了新的科学定律。
这让科学家们惊恐不已。如果机器人比人类更联明,人类还有什么可做呢?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机器主宰科学新发现的时代,这对人类知识意味着什么?我们或许能用上计算机发现的一些定律与方程式,但很有可能其中有些内容复杂到连最聪明的人也理解不了的程度。
我以前曾撰文谈及机器人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更好的药品、更好的法律服务,但同时,这也让一些人丢了饭碗。像Eureqa那样能思考的机器带来的问题更棘手。长此以往,它们可能让科学家们失业。当然了,它们也会给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施密特认为像Eureqa那样的计算机能帮助制造出工业用的强度最大、最轻的金属合金。不过,智能思考机器也让我们难以理解世界运转的原理,我们只需按计算机的话行事。
目前,施密特与李普森的机器对人类还非常顺从。它的设计非常简单,在用特定的方式输入数据后,计算机产生大量可能的方程。这些初始方程都是随机的,其中绝大多数都不会被用到,只有少数几个符合物理定律。“我们挑出一些更合理的公式,再将它们随机组成新的方程——重复这个过程成千上亿次,直到找出最精简的公式。”施密特说。
最终,这种达尔文过程(指达尔文进化论式的优化过程)得到的方程能够描述“不变关系”——这些方程能适用于所有数据。这些不变关系通常与自然界的基本定律有关:能量守恒、牛顿运动定律、质能方程等。
“我们终将失业”
李普林与施密特者强调,即便Eureqa那样的智能思考机器成为科学家们发现自然定律的标准装备,人类仍需要去弄清楚计算机得到的公式的意义。但科学家们要长期保住饭碗,还有一大难题有待解决。这也是李普森正在攻关的问题,即如何让计算机得到的结果能被人类理解。拿钟摆来说,我们先向计算机解释用某个特定的量指代能量,然后软件必须用我们给出的概念解释它得到的新结果。
机器人的崛起将意味着人类空间的缩小,目前科学界对人类何时失去掌握科学的能力尚无定论。就算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科学还是要依赖许多人类特质。例如品味——选择研究那些有趣又有创意的领域。
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会思考的机器与我们相比有许多优势,这很明显,” 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史蒂芬·斯托加茨总结道,“我们将不再是佼佼者。我认为我们终将失业,这真的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