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规模小、资本少、技术差、基础弱,加之中国产业链协同能力差,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从业人口过多等实际情况,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较 低的现象一直十分突出。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2%,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相比分别低23、22和11.7个百分点。
但自2008年开始,我国已开始推动经济转型。当时调整的重点主要是:解决12个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和解决工业产品的增加值低端问题。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严重放缓,中国优秀制造企业靠规模制胜的时代也已走向终结。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从宏观上看,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以至于有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这种说法似乎有两个依据:一是制造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二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已完成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此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飞速发 展为特点,产业结构轻型化,我国已将加工制造业在这一阶段发展到极致,“世界制造工厂”这顶帽子并非浪得虚名,但仅仅局限于消费品领域。
随着产业升级,我们已不可避免发展到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后工业化时代”。装备制造,泛指生产资料的生 产,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根据我国的一般经验,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300 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 万人。
制造业泡沫源于金融投机和对制造实业的缺失,它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当泡沫最终破灭,会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制造业泡沫均发生在国家放松银根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阶段。美国的泡沫经济就是信贷危机和制造业的流失。
另外,日本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制造业泡沫破灭带来的沉重打击。对于中国来说,产生制造业泡沫的原因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 价格低廉、压价竞销、贸易摩擦、出口受限、资金短缺、提升产品结构受限以及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欧美“再工业化”的更大目的是立足“后危机时代”,抢占全球产业科技的制高点,掌握高端制造业的领导权,这将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形成围 堵之势。欧美等国将借“再工业化”重新搭起贸易壁垒,并且通过“碳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规则,重夺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美国和欧洲政府的“去债务 化”,无疑倒逼中国产能寻找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