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弯道超车的历史经验
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尚处于过渡形态,充分认识到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目前的产业革命必须抓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未能释放的潜 能,粮食、钢铁、能源、基建、汽车等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以及城市化等方面建设尚处于发展状态。这对于西方等发达国家来说虽然已是强弩之末,但对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中国必须与抢占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的先机相结合,准确判断和掌握其发展的趋势,要实现弯道 超车。
回溯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有一批新兴国家崛起,像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曾利用这次契机“弯道超车”超过了英国。
19世纪8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最先从美国开始,其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增加到30%以上。紧接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又在1900—1910年间深入德国的各个部门,改变了德国工业的面貌,使之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过英国而居于世界第二位。日本也紧随其后,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作用,美国、德国都超过了英国,世界的格局也就此改变。
美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最大受益国。南北战争后,美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利用大量移民和外资进入美国的有利条件,通过发展 教育、鼓励创新,及时抓住了这次产业革命的有利机遇,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85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9%,而美国只占 15%;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只占世界的14%,而美国却占36%,1913年美国在世界生产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英、法、德三国份额的总和。
通过第二次产业革命,德国不仅实现了采矿、冶金、机器制造等传统工业部门的重大技术革新,而且迅速建立起电器、化学和汽车等新兴产 业。德国之所以能够借助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实现弯道超车,是六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是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二是政府的积极扶持和财力、物力的大力支 持;三是企业将科学技术视为生命源泉和发动机;四是银行的巨大后援作用;五是善于引进、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六是良好的教育培养了优秀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
对于日本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事实上日本工业化几乎是混合两次产业革命成果同时进行,即第一 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在日本形成了交叉进行的局面,从而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日本工业化进 程呈现出三大明显特征:一是工业革命比起欧美诸强明显要晚,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在欧美发生,在世界经济已初步联成一体的情况下其成就效应迅速向外扩 散,致使工业化刚起步的日本恰好抓住这一机遇。二是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极其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在借鉴欧美工业文明中掌握了主动 性,进口欧美技术和机械设备上十分注意有选择地引进高水平并且适应本国实际需要的技术。三是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具有浓厚军事封建色彩的统治集团为解决资 本主义大工业对原料、市场和资金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注重发展国际贸易、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将推进工业化与对外侵略扩张紧密结合,很快走上侵略中国、 称霸亚洲的军国主义道路。由于以上三大因素,日本工业化虽然是西方诸强中最晚开始的,但却完成速度最快。到20世纪初,日本已跨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美、德、日三国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今日之中国更有必要利用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危机“弯 道停车”的难得机会,在新能源、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工程,以及航天、海洋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化各方面超越过去。中国既需要在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取得全面突破,更应培育一批能够引领产业革命的企业。
实现中国的弯道超车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政府调控能力强而市场创新能力弱。科技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资本”的孵化与支持、“产业” 的培育与扩张和“市场”的占领与稳固三大驱动力要素的紧密配合。而就中国的金融行业而言,当下最紧要的就是更加去行政化、立足于市场,不能将金融视为政府 的附属品,要给予资本市场和开发性金融以更大的空间,使后者从商业银行业中独立出来。一些在目前被其他商业银行视作不作为的领域,让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做, 并让其处于基础和骨干地位。
比如,电动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普及,首先要解决的是诸如 加电站这类基础设施的产业化,这种超前的和铺底的新兴产业项目的培育就需要开发性金融来做。当然,这种投入具有很大的风险,必须有强有力的智囊机制的智力 支持。另外,我们要在技术上研究和在金融上支持颠覆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目前,美国有专门的公司对未来产业进行深入研究,以发现、注册高新技术的专利先期占领其未来的产业发展。对于前瞻性的、颠覆性的新兴技术,我们要进行保护性占领和投资,并由国家开发银行承担起这一重要任务,建立专门团队着眼于人类技术的未来。
基于此,中国必须牢牢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以全新的姿态把握和应对全球战略性产业可能重新定义的机遇与挑战。要实现中 国的弯道超车,必须在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政策配套以及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实行深入的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使其在未来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 产业领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并形成产业化,在各行业打造一批能够支撑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且具国际竞争优势的跨产业集群。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刻,我们 不仅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分析和吸取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成功 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更需要全面分析危机后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以创新思维发展新兴产业,释放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