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机器人自重11克,相当于1100只水黾,在实验中其每次跳跃前进高度约14厘米,跳远距离达35厘米,超过自身长度两倍以上。研究人员对其支撑腿施加不同的力量,通过数值模型和模拟计算分析发现,超疏水材料是增加支撑腿向上力量以及减少跳跃过程中能耗的关键。
哈尔滨工业大学潘钦敏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开发出一种可以模仿“水黾”跳跃能力的仿生微型
机器人,不仅能在水上行走,还能在水上连续跳跃,使用其从事水污染监测或其他任务时可避免障碍。该项研究的论文被今年7月26日出版的美国化学学会《
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刊登。
水黾是一种身长约1厘米的小型水生昆虫,不仅能在水面上滑行,还能跳跃。据潘钦敏介绍,微型机器人水上行走的研究此前以已获成功,但实现能在水上跳跃的功能较为困难。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完成的这项研究,采用新型驱动系统,使用多孔超疏水(憎水)泡沫镍来制造机器人的支撑、跳跃腿。
该机器人自重11克,相当于1100只水黾,在实验中其每次跳跃前进高度约14厘米,跳远距离达35厘米,超过自身长度两倍以上。研究人员对其支撑腿施加不同的力量,通过数值模型和模拟计算分析发现,超疏水材料是增加支撑腿向上力量以及减少跳跃过程中能耗的关键。
该机器人自重11克,相当于1100只水黾,在实验中其每次跳跃前进高度约14厘米,跳远距离达35厘米,超过自身长度两倍以上。研究人员对其支撑腿施加不同的力量,通过数值模型和模拟计算分析发现,超疏水材料是增加支撑腿向上力量以及减少跳跃过程中能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