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14日发表一篇题为《廉价机器人VS.廉价劳动力》的社论,就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运用进行了评论。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广东地区的工人月薪只有200美元,江苏地区的工人月薪更只有175美元,但这对于企业来说还不够便宜;为此富士康公司宣布要用100万机器人代替手工劳动。而抱怨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公司远不止富士康一家公司。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多公司都已将他们的工厂搬向工资水平更低的成都等内地城市,而更有很多公司将工厂搬到哥伦比亚,孟加拉等国。
富士康宣布,该公司想要将他的工人移向价值链上端。《纽约时报》认为,提高技术水平当然能促进经济增长。以美国为例,农业技术的提高是几百万美国人离开农场,电脑的发明代替了文职人员。这些发明能够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提供工资更高的工作。但在中国这些节省劳力的前沿技术的运用却令人不安,因为中国要为生活在农村的3亿农民提供工作。
《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工人工资的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很多制造业工作,离就业不充分的农民居住的地方太遥远。而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由他们的家乡迁移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提供方便。
同时《纽约时报》指出,尽管中国工人工资上涨,但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2008年仅为1.36美元每小时,仅为美国工人的4%,比墨西哥,巴西,菲律宾甚至印度工人的工资都低。
《纽约时报》认为,很难相信中国几亿工人能很快移到价值链上游变成明天的护士和工程师。由于机器人接管更多的工作,陷在农村的几百万农民就更难找到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