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看病难问题一直悬而不决,最新的机器人研究技术给患者们待来了福音。新疆边远地区的骨创伤患者们,将有望在家门口的乡镇医院,也能得到乌鲁木齐市骨科医生的专业问诊。患者既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也省了治病往返的路费。
8月27日,记者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历时一年,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八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面向新疆边远地区创伤医疗中心的智能骨科诊疗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十二五科技预备项目,已于8月25日正式启动。
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逐步完善远程网络、遥控机器人、数字化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实现手术“遥操作”。乌市各大医院的骨科医生,通过数字化实验室的遥操作手术台,能清晰的看到边远地区骨创伤患者的真实状况,指导机器人为患者手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介绍,新疆地域面积广,边远地区的患者不能及时的享有乌市的医疗资源,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骨科中心在原有远程网络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八家单位申请了这项项目。目前,测试地点暂时选在喀什、吐鲁番。总项目预计花费一千万,包括远程网络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遥控机器人的研发,乡镇医院的硬件设施的补充等。
力将这看做是骨科诊疗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他告诉记者:“明年三月,将初步建成远程网络的高清系统,明年年底,将在基层测试点安装各项设备,最终,实现手术的遥操作。到时,利用遥控机器人、数字化实验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骨科医生只需要在实验室里,接收遥控机器人发回的患者的信息,通过分析,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然后输入指令,利用导航系统,指导机器人给患者做手术就行。”
这项民生工程将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实惠。曹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边远地区的骨创伤患者要到大医院问诊,不仅要路费,还可能耽误病情,增加看病花销。实现“遥操作”后,原来要花1万费用的骨创伤患者,有可能只需2千,就能成功完成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