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广袤的水田上,一辆外表平平无奇的小车载着新生的秧苗"兜风"。小车的路线是根据导航自己规划好的,它每走一步,几棵小苗就整齐地插在了田野中。
春耕正当时。千亩稻场上空,无人机一直在盘旋,实时监测稻场用电线路安全。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增城供电局获悉,已提前半个月为增城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好保障,确保今年增城丝苗米5G智慧稻场可靠供电。
自动插秧机在作业
这里的丝苗米销往140多个城市
广州增城是"中国丝苗米之乡",在这里出产的丝苗米,米粒细长苗条,晶莹剔透,泛丝光,煮出来的米饭香、软、滑,饭味浓郁、可口,享有"米中碧玉"美誉。近年来,增城区政府通过规模化流转土地,在朱村街打造了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今年早稻种植面积逾一万亩,预计亩产为600~700斤,总产量可达3000吨以上。"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张泽林介绍。
农民补充秧苗
目前产业园已创建集种业研发、技术推广、生产种植、加工仓储、产品展销于一体的丝苗米全产业链示范区。经过规范化的种植和高标准检测,在这里出产的增城丝苗米将销往国内外140多个城市,直达广大市民的餐桌。
用自动插秧机插好的水田
24小时将生长成10厘米小嫩芽
走进产业园的育秧工厂,一间21立方米的自动控温催芽室在整齐划一的八层立体育秧架旁尤为显眼,这是工厂育秧"黑科技"之一。经过放基质、播种、盖土等简单的流水线作业后,一叠叠机插秧盘被运送至自动控温催芽室,在这里,种子经过24小时将生长成10厘米左右的小嫩芽,即为催芽成功,与传统育秧相比,工厂集中育秧能够节省60%的人工,降低20%的能耗,效率提高10倍以上。
在丝苗米现代产业园的育秧工厂,种子经过催芽成功,与传统育秧相比,工厂集中育秧能够节省60%的人工,降低20%的能耗,效率提高10倍以上。
从几亩水田至万亩生态良田,智慧农业也在当地"落叶生根"。目前产业园已累计建成规模3500亩的5G智慧稻场和1800亩的水稻千亩直播示范区,并正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重点打造规模100亩的无人示范农场。春耕期间,产业园将根据田间面积和地块地形特点,采用机器插秧、无人机飞播、水直播和旱直播等方式进行播种。
"通过智慧信息化平台,我们能够及时监测、妥善解决,田地水分不足、病虫害等问题,确保丝苗米丰收增产。"现场,产业园负责人说。
用电量爆发式增长无人机空中巡视护航
当农业插上现代化的翅膀,电力就更要当好"先行官"的角色。据统计,近年产业园用电量稳定增长,用电容量较三年前更是翻了两番,园区内5G智慧农业、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冷链储藏等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
广东电网广州增城供电局党员服务队对客户供电电源线路开展特巡特维。
今年2月初,为完善育秧工厂建设,产业园向供电部门申请了新增630千伏安容量的用电,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从报装到送电,仅半个月时间便完成了项目投产。"我们和产业园一起抢抓农时,安排了客户经理全程跟踪项目实施,确保不耽误春耕生产用电。"南方电网广东广州增城供电局(以下简称"广州增城供电局")朱村供电所副所长袁锦其表示。每逢春耕时节,党员服务队都会主动上门,对喷灌设施等客户用电设备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广东电网广州增城供电局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对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用电设备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用电量的爆发式增长见证着丝苗米产业的发展变革,也对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增城供电局当前正着力打造城乡融合新型供电综合示范区,加大乡村供电服务基础设施投入,并通过智能运维、数字化转型等手段,稳步缩小城乡电网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田间的一角,增城供电局党员服务队正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对产业园的供电线路开展巡维,在万物昭苏的画卷上,点缀着电力护航无人机,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尽情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