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术后输尿管狭窄,频繁换支架痛苦不堪
患者郑女士三年前诊断出子宫内膜癌,在医院做了“子宫切除术”,并配合术后放疗。在恢复的过程中,郑女士逐渐出现右侧腹痛,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狭窄。为了保护肾功能,缓解肾积水问题,郑女士接受了右侧输尿管支架置入,输尿管支架置入是处理因为梗阻导致肾积水的常用治疗措施,但输尿管支架在体内存放的时间不能太长,要定期更换,三年以来,每2-3月更换一次输尿管支架,给年纪轻轻的郑女士带来严重困扰。
近半年来,郑女士每每在输尿管支架更换术后,出现了腰疼、发热、尿频、尿痛症状,尽管通过治疗控制了相关症状,但如此反复的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往往又增加感染的风险,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经过多方打听,郑女士了解到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徐彦教授手术团队在输尿管狭窄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于是来到医院,希望通过手术方式解决输尿管狭窄问题。
取下一段回肠,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助力精准修补
接诊到该患者后,科室主任徐彦教授带领手术团队,为郑女士完善了术前系列检查,通过右侧泌尿系顺行-逆行造影发现患者右侧输尿管自肾盂连接处至输尿管下段有近20m左右狭窄段, “一般成年人的输尿管有22cm~27cm 左右,我们综合多次影像学造影检查结果发现患者郑女士已经存在近乎全长输尿管的狭窄,这其实给后续手术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挑战。”该科主任徐彦介绍说。
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输尿管损伤,如果输尿管损伤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导致尿瘘、输尿管狭窄、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很多患者年纪轻轻都要终身带管。
徐彦主任介绍,输尿管损伤治疗方式取决于诊断时间、损伤位置及程度等多种因素,治疗方式覆盖内镜治疗至替代物重建的多种修复手段。上段及中段输尿管狭窄治疗方式包括多种内镜下方式治疗以及重建输尿管方式治疗;<2cm中上段输尿管狭窄段适合于内镜输尿管狭窄段切开或扩张;内镜下治疗失败或3cm以内的输尿管狭窄适合于输尿管端端吻合术;超过3cm的输尿管狭窄过去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永久肾造瘘,肠代输尿管和自体肾移植,后两者手术复杂,风险高。
在明确患者右侧输尿管狭窄位置和长度之后,徐彦主任召开科室疑难病例讨论,综合考虑后,最终团队为患者郑女士制定了“回肠代全长输尿管”的手术方案。同时,徐彦主任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精巧细心游离患者右侧输尿管,取下患者25cm回肠代替全长输尿管,配合手术机器人的精细吻合,顺利完成了回肠代输尿管膀胱段吻合以及输尿管肾盂吻合,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郑女士的输尿管狭窄问题。
不仅是“肠子”,嘴巴里的“皮”也能代替输尿管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除了继承了腹腔镜手术微创的优点之外,按手术者意图随时调整的视野;近十倍放大的高分辨率裸眼三维图像,手术器械比人手更加灵活的多个活动自由度,便于外科医生更加精准细致地进行组织定位和器械操作。拓展了手术人员的操作能力,提高手术精度,在狭小的空间操作精细手术不再困难。
徐彦主任介绍,对泌尿外科而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用处非常大。像前列腺癌根治这样的手术,由于前列腺在盆腔最深处,空间狭窄,所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作相较于普通腹腔镜手术在瘤控、尿控、保留性神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再比如保留肾脏的肾肿瘤切除,需要手术时要把肾脏动静脉血管等能够精准游离,肾实质创面仔细缝合,这些都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很大优势。另外,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尿路成形修复重建类手术方面同样有着优势,相较于普通腹腔镜甚至开放手术下困难的深处重建吻合,机器人辅助下的操作无论在缝合质量还是缝合时间上变得更有优势。
目前大于3cm的输尿管上段狭窄的输尿管重建手术在国内外都是大难题,手术难度大、复发风险高。“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优势,目前已经开展了多例难度较大的口腔颊粘膜代输尿管、回肠代输尿管的输尿管尿路重建手术。”徐彦主任解释,这种替代输尿管修复手术,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患者自身条件、狭窄情况以及组织血供等,选择适当的肠道、膀胱、阑尾,甚至口腔颊黏膜、舌黏膜、唇粘膜等不同部位的一小块“皮”,作为修复的补片,缝合成输尿管样式,替代患者狭窄的输尿管,修补扩大输尿管腔,虽然手术缝合难度很大,但损伤小、手术效果比较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