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李斌还表示,若在近一年内有手机更换需求的消费者,暂时可以不用更换新机。尤其是安卓用户,直接等蔚来手机就可以。按照早些时候的爆料来看,蔚来手机已经启动,且定位为高端旗舰路线,最快将在明年正式发布。
其实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与智能手机行业在发展轨迹上拥有相似性,因此国内手机厂商造车,新能源厂商做手机的消息和争议不绝于耳,蔚来这一次大动干戈显然不是一时意气,那么究竟是什么令其如此笃定?
新能源汽车厂商不愿被拿捏
传统燃油车的三大核心部件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些方面的积累与工业时代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展历程落后过久,差距较大。而到了新能源时代,汽车的动力源与驱动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三大核心部件变为电池、电机和电控即三电系统。因此中国迎来了新的追赶机会。
根据CleanTechnica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TOP20品牌销量476.34万辆,占全球销量的73.3%。其中中国品牌独占8家,也是归属品牌最多的国家。
除了蔚来、理想、小鹏之外,造车新势力阵营还有威马、零跑、哪吒等品牌紧追慢赶,传统车企如比亚迪、五菱、长安等也在加速开拓布局,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虎视眈眈。
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和利润最高的部分在于包括三电系统在内的众多智能部件,这也是为何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也都提出了“全栈自研”的目标,并投入重金布局研发团队。
从利润层面来看,如果选择第三方手机厂商的全栈解决方案,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中最为关键的利润部分可能被分走。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手机是未来用户最重要的连接车的设备,在华为被打压之前,蔚来50%的用户是用iPhone,40%的用户是用华为,如今iPhone比例在进一步上升,别的安卓厂商没有接住。苹果对汽车行业很封闭,比如蔚来第二代平台的车标配UWB,苹果并不开放接口,导致蔚来很被动。”
一些车企开始担心,如果长期采用第三方整体解决方案,越到后期,受到的掣肘越深,随着车机系统的进化与迭代,许多数据与
应用迭代升级的能力将愈来愈多地掌控在第三方车机系统厂商手中,车企也越来越无法离开第三方厂商提供的车机解决方案。比如北汽旗下的极狐阿尔法S,除了电控、座舱系统和自动驾驶相关的软件外,极狐的阿尔法S核心硬件基本没有华为的声影,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考量,才不敢完全托付华为。
手机行业的浑水不好趟
部分车企担心未来智能化迭代的主导权被手机厂商掌控,可能更倾向于打造自研的车机系统,甚至做自己的专用手机,不愿将车机系统掌控权外放。然而智能手机在中国渗透率超过90%,几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智能手机。
曾经格力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中心,以空调为主业,通过其他的一些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在未来的智能家居时代里分一杯羹。然而董明珠失败了,研发的手机无人问津,最后只能发给员工使用。
实际上,受到诸多原因影响,手机行业早已进入存量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滑。中国信通院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2092.2万部,同比下降2.4%。1月至9月份,出货量为1.96亿部,同比下降21.1%。据IDC预测,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减少6.5%至12.7亿台。这意味着,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退回到2014年水平。
与此同时,有调查显示,中国居民手机更换的频率越来越低,换机频率从5年前的平均22个月到现在的30个月,平均换机周期拉长了近36%。
目前,手机技术升级放缓。手机从早期比拼芯片、屏幕到比拼拍照和充电速度,近年来甚至在屏幕形态上较劲。手机市场整体而言升级困难,同质化严重,大部分产品只是做到了常规的迭代升级,导致大众换机需求减弱,而各大手机品牌也基本拥有了较为稳定的用户群。
因此洞悉了这一点的吉利即便也想拥有自己的手机品牌,还是退而求其次,收购了魅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手机业务对整个吉利汽车工业来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不断地提高。”
在目前,Android系统市场份额最大,功能与生态最为丰富,主流手机软件多数都有Android车机版,Android开发人员庞大,能更方便地基于车机系统迭代与定制针对汽车场景的新功能。
而这一点也是李斌乐见的。早先李斌就称蔚来手机将会是“和蔚来汽车匹配度最好的手机”,蔚来手机配合蔚来汽车将会碰撞出更多“智能的玩法”,“手机是与车连接的最重要设备,从用户利益和体验出发,蔚来也要好好研究手机和以车为中心的智能终端设备”……从其屡屡对外表露出的决心,造手机似乎是一件不得不提上日程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蔚来的财报,2022年二季度,蔚来实现营收102.9亿元,同比增长21.8%,创单季新高。净亏损为27.58亿元,同比增长369.6%,环比增长54.7%。毛利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4.8%。二季度“增收不增利”现象的加剧,也从一定程度上给蔚来汽车的“盈利”带来了更大的财务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蔚来如何分心造手机?
结语
随着智能化、网联化变革大潮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汽车的应用场景。对于汽车商而言,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数据与应用迭代能力的掌握十分关键。如果能够拥有自己的手机,就能逐渐联合新能源车建立自己的生态壁垒。
然而,我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铸就的基础设施优势,同样可以辐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2021年3月底,小米创始人雷军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由雷军亲自带队负责该项目,担任小米汽车CEO,并表示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而一再声称“不造车”的华为,也对汽车的研发不断加码。其2021年年报显示,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投资达到10亿美元,并且上市了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苹果CEO库克曾表示,汽车是移动设备的终极形态。其也一直未放弃在汽车领域的摸索,屡屡传出新的造车传闻。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尽,为了在与竞争对手的比拼中获得优势,蔚来不得不下注让汽车和手机进一步互通互联,抢先布局未来智能汽车的全生态链似乎也是说得通的。不过手机行业的局面众所周知,李斌的想法最后实现与否,还要明年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