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 | 保存桌面 | 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北联达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物联网、车联网、ROS移动机器人、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 、机械臂(手指)、机械加工

新闻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高校瞄准COVID-19疫情防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新闻中心
中国高校瞄准COVID-19疫情防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发布时间:2020-03-27 浏览次数:197 返回列表
高校瞄准疫情防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抗疫最前线发挥科技堡垒作用抗击疫情纪实

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产品上!

疫情是“出卷人”,高校学者们争当“答卷人”!

庚子新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让2020年成为我们记忆里极不平凡的一年。

自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高校科研工作者坚守科研初心,心系战“疫”一线,发挥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科技资源优势,组建应急科研攻关团队,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抗疫一线,彰显了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医院利用机器人在医院开展消毒

于此,北联达综合整理到部分高校的科技力量战疫攻关信息,供大家参考智能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高校科技战疫主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

①开发防控一线急需设备和系统。

②在公共卫生领域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③攻关药物合成与核酸检测“卡脖子”问题。

不完全高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山东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主动对接抗疫急需,牵头研发了两款智能机器人(智能会诊及配送机器人、防疫巡检机器人)紧急投入湖北抗疫一线,有效替代了医护人员在高风险污染区开展病人问诊、随访等工作,极大降低临床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2、西安交通大学将医工交叉融合,医学部吕毅教授团队研制的双紫外光消毒机器人、磁耦合智能吸痰机器人在一线重症患者病房使用,提高了救治效率。机械工程学院梅雪松教授团队开发的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已在陕西省内多地、深圳海关、合肥新桥机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环境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消杀效率,降低人群暴露风险。

3、清华大学在2月下旬,向武汉市政府及医疗机构捐赠清华COVID-19智能防控系统,在武汉的8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家方舱医院、72家隔离区部署并开始应用。建筑学院林波荣、刘荔团队研发的“高精度室内环境在线监测和预警系统”应用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5个方舱医院重点诊疗空间的环境监测和预警。航天航空学院郑钢铁教授研发的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可由医务人员远程完成对患者测量体温、听诊等任务,有效降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被感染的风险,已在北京地坛医院等医疗机构试用。


医院利用机器人开展消毒

4、湖南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下沉企业助复产,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黄峰来到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服务,并计划建立课题组,开展基于大数据的风能故障预警平台研发。自动消毒360度无死角,一次消毒喷洒面积过万平方米,操作简单效率高,能有效减少人工作业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由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彭浩舸联手企业研发的一款微型消毒防疫机器人日前正式亮相。

5、武汉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坚守临床一线,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将探索出的新疗法纳入诊疗方案:用ECMO(人工心肺仪)设备救治重症患者;在病床边“徒手”为患者成功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人工智能技术检出新冠肺炎CT影像病变平均只需1.33秒;自主研发的医疗机器人“小珈”勇闯雷神山……

6、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风贺完成了武汉市方舱医院的医疗废物焚烧任务后,迅速将该学院参与研发的“移动式医疗废物焚烧车”运抵火神山医院,投入设备调试运行。


利用机器人开展配送

7、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阮长兴表示,此次捐赠的“风神”智能遥控履带自走式消毒机器人每小时可喷洒4万多平方米,一台机器可以代替20个人工,在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提升消杀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智能装备研究院捐赠的两台消杀机器人正在“忙碌工作”消杀。

8、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语音实验室党员教授俞凯团队,将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供社区和有关部门免费使用。从大年初三到初五,即完成第一个社区呼叫,机器人已在湖北、北京、上海等28个省份服务。

9、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组方的中药香囊,芳香避秽、化浊解毒,就让其他病区的患者羡慕不已。疫情当前,周仲瑛通过学校官微向全社会无偿公开防疫香囊方、茶饮方和居家防治建议。学校根据周仲瑛的建议方案加快科技攻关,紧急研制中药颗粒,已有10320剂在天江药业生产线上迅速加工生产并发往江苏援鄂医疗队,并向南京市民和警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一线人员赠送5万枚香囊,为复工复学贡献力量。

10、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苏剑波教授研究团队与灵至科技联合推出的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目前已开始在武汉、上海等地抗疫一线进行临床应用。与真人消毒相比,它不仅工作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消毒的彻底性和人员的人身安全。

11、天津大学开发疫情辟谣助手,机器人不说谎。 据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技术团队师生表示,疫情辟谣助手使用“人民数字”公开的谣言数据,实时更新大量权威可靠的辟谣数据。

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由该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其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可达3000张药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药药剂需求量极大,传统的人工煎煮根本无法应对,全自动中药煎煮系统显著提升了产能。”南航大机电学院副院长、无锡研究院院长唐敦兵介绍,该系统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智能中药煎煮中心将配备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煎药设备联结起来,实现煎药过程实时监控。


医院利用机器人开展消毒

13、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与南京大学校友企业江苏美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出的15分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目前已在江苏省各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使用。如何提高核酸检测结果精准性和时效性是一大难关。

14、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李志裕教授团队组织药物化学系部分教师,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试验。以快速获得公斤级瑞德西韦为目标,团队克服原料、中间体难以获得,人手不足等种种问题,终于开发出了一条路线短、效率高的化学合成路线,解决了瑞德西韦合成的难题,为需要时能提供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

15、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苏团队的研究成果“熔喷无纺布材料和微流体气喷纺丝技术”投入量产,如今一天可以生产8吨材料,市场上N95口罩严重紧缺的局面将有望得到缓解。“用1吨我们研制的材料,利用我们的技术可以为20万只N95口罩提供滤芯层,或者是80万只同样可用于防疫的普通医用口罩。我们的技术可以让口罩的滤芯层更为致密。”

……


口罩机器人

北联达科技小编后记:

疫情期间服务机器人能快速“上岗”,得益于行业原有技术积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加深了既有的应用场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机器人全球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迎来发展黄金期。其中,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94亿多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规模为94.6亿美元。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达22亿美元,占约23%的市场份额。根据工信部2017年12月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我国计划实现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及应用。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预计疫情过后将迎来整个产业的提速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在此也希望高校的相关专业的莘莘学子能加快研发提升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算法等技术,促进“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宽。今天真正成熟的机器人应用大多体现在替代机械化、重复性劳动方面,还需通过机器学习等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带动更多场景化的应用。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在看"行不行!!!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Baidu
map